他的神情平静,没有任何的紧张和焦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李玄道优雅地走上台,他的步伐坚定而从容,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威严感。
他迈出第一步,似乎就已经有了灵感。
当他走出第二步的时候,他停下脚步,低下头,似乎在寻找那最完美的诗句。
随后他开口,声音深沉而充满力量:“山高秋月明,水落鱼游跃。”他的诗句瞬间引发了全场的惊叹,每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哲理,直击人心。
他的诗并不花哨,没有过多的修辞和矫饰,却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个人。
全场一片哗然,所有人都被李玄道的才情所折服,纷纷对他的诗句点头赞叹。
他们无法想象,一个大夫,竟然能够有如此深厚的文学修养,作出这样优秀的诗句。
素娥看着舞台上的李玄道,神情复杂。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诧异和敬佩,显然,李玄道的表现让她感到了压力。
当李玄道下台后,其他文人纷纷踏上了台阶。
他们当中有的眼神坚定,有的神色紧张,有的则是一副轻松的样子。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京城的名流,素有诗名,在文坛上也有些许地位。
第一个上台的是杜仲,他是京城书院的一位年轻教师,才华横溢。
他神色专注,走出了七步,口中吟诗:“莲叶荷花随风舞,夏日晴天碧水长。”
这是一首描绘夏天景色的诗句,虽然并无深意,但读来却有种清新之感。人们纷纷为他的诗点头称赞。
接着,上台的是赵公子。
他在京城是有名的才子,爱好文学,平日里与京城的文人骚客交好。
他的七步诗虽然有些俗套,但却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感:“举目看天边,孤鸿独自飞。”这句诗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也得到了不少的掌声。
后面陆续上台的文人,虽然都各有特色,但都无法与李玄道和素娥的诗篇相比。他们的诗篇多是描绘景色,抒发情感,虽然不乏佳句,却缺乏深度和意境。
人们心中都明白,这次的七步诗之战,实际上已经在李玄道与素娥之间决出了胜负。而他们,只是在这场比赛中,扮演着配角的角色。
文坛大会告一段落,人群开始散去。
但一直站在中央的李玄道,成了名副其实的焦点。
人们围绕他,脸上写满了敬仰和惊异。
在众多文人中,有一个满脸书卷气的中年人,脸上带着笑容,步履稳健地走向李玄道,他是书院的院长赵秋生。
他笑着对李玄道说:“李公子,你的诗篇确实是难得一见,特别是七步诗,那真是人才出众。我想请问李公子,你的这首诗句的内涵是什么呢?”
李玄道看着眼前的院长,微微一笑,解释道:“这首诗主要是描绘自然的宏大与人的渺小。山川湖海的广阔,却只是大地的一角,而人的一生又如此的短暂,犹如那只在风中摇曳的草,随时可能倒下。而这就是人生,既有风雨,又有晴天。”
院长听后,露出思考的神色,然后笑着对李玄道说:“李公子,我承认,你的见识远超我们,你的诗歌将情感和哲理融为一体,这种能力,是我书院中的学生所缺少的。如果你愿意,我请你来我们书院任教。”
听到这话,李玄道愣了一下,然后微笑着回答道:“赵院长,您太客气了。我只是偶尔有所领悟,写出了这样的诗,我并没有足够的学识,来指导别人。况且,我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恐怕无法担任这个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