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一子笑了,点点头,“就是粮仓。”
“你们在嘀咕什么呀?”赵珏有些不满地凑过来问。
余一子朝他翻了个白眼,继续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里就是元大都的千斯仓。”
“千斯仓?”赵珏有点摸不着头脑。
“诗经有云,‘乃求千斯仓,乃求万亿库’。”余一子摇头晃脑地说:“当年蒙古大汉忽必烈定鼎中原,营建大都城的时候正是意气风发,畅想蒙古人的天下富足绵长,便将这个当时最重要的粮仓命名为‘千斯仓’,用于储藏源源不断从南方运来的粮食。”
“怪不得有如此规模。”华钢赞叹道。
走在最前面的拐子回过头来望了一眼余一子,笑眯眯地说:“贵客,您知道的真多。”
余一子得意地说:“北平城的掌故还没我不知道的呢。”
赵珏十分鄙夷地吐吐舌头。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到了千斯仓的近前,华钢发现这座曾经是天下最重要的粮仓早已是破落不堪,高大的土墙有很多豁口,已经是形同虚设,库房更是瓦片稀疏,摇摇欲坠,仿佛是一群年老色衰的教坊老妇。
拐子领着众人并没有走正门,而是从南墙的一个豁口直接进到里面,一行人斜穿过中间巨大的空地,前头有一座三开间的屋子,里面亮着灯火。
走近那间屋子,借着昏暗的灯火,华钢才看清挂在门楣上的匾额,上面写着“仓神庙”。
“拐子!怎么才到啊!”
这时黑暗中迎着拐子走出一个人来。
华钢他们都吓了一跳,刚才看过来仓神庙的门口明明就是没有人的,怎么就凭空出现了一个大活人。
金子和银子相互看看,脸上更是惊恐万分,不是赵珏把他们押着,恐怕拔腿就要跑了。
“贵客们不习惯那条‘小道’,所以耽搁了。”拐子对那人说。
“会首在里面吧?”拐子问那人。
那人点点头,“在里面等着呢,不过……”
他压低声音,凑到拐子眼前道:“上边的客人似乎催得很紧,会首有些着急,你知道的他一着急,脾气就不太好。”
拐子点点头,“谢谢兄弟提醒。”
那人朝华钢他们露出与拐子一摸一样的笑容,“各位贵客,请稍后,我进去通报。”
说话间他将殿门推开一个缝隙,便消失在门后了。
华钢看着又合上的殿门,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刚才黑暗中出来的那人的模样,他突然对这些自称是“磨牙”的人十分好奇,到底都是些什么人?
这时,殿门“吱呀”一声又开了,透出里面摇曳的灯火。
拐子冲着华钢他们点点头,“贵客,我们进去吧。”
华钢点点头,第一个从殿门的缝隙里钻了进去。余一子想都没想,也跟着进去了。
赵珏推了推金子和银子,他们两个硬着头皮也进去了。等轮到赵珏,他却有些犹豫了。
拐子摆出那张真诚的笑脸,做了个手势,“您请……”
赵珏愣了愣,一跺脚也跟着进去了。拐子也跟在赵珏的身后进到殿内,吱呀一声将殿门给合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