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有道终于带人回到临安。
据孙有道讲。
抓捕冯喜时,碰巧他正在漕运码头。
根据郑龙所说,果然在船底发现了无数箱食盐。
连带冯喜在榷场的商铺也被全部查封。
这些都在预料之中。
赵旉拍了拍孙有道肩膀,欣喜道:“问出所有与他勾结的朝廷官员,把那些人记录在册送到大理寺。”
为了防止有人依仗官位耍花招。
赵旉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圣旨。
“凭此圣旨抓人,不论品级、官位。但凡与此事有关者,一律送到大理寺去。”
其实不用圣旨。
皇城司捉人也没什么顾虑。
就怕遇到一些品级太高,诸如尚书、宰相这种。
现在有圣旨撑腰,这些顾虑完全没有了。
经历这些插曲。
赵旉还是要暂时把重心放在医馆建设上。
时不时的就要去查验一下。
还要专人检查质量。
时间紧,任务重。
好在人多。
朝廷又有钱,速度也不慢。
等孙有道顺利完成任务,返回临安时。
医馆建设已经进入尾声。
对冯喜的审讯。
赵旉亲自主持。
皇城司内。
丝毫不比大理寺狱好多少。
说到底,冯喜也就是个商人。
哪里见过这架势。
几乎不用动刑,就已经吓得腿软。
据他供述。
自己这种手段已经用了两年了。
利用高价收买临安知府。
而后通过临安知府开出盐引,又通过临安知府的关系,利用手段贿赂盐场。
同时依靠自己的关系与财力,不断腐蚀,最后成功拿下漕运。
从而形成产销一条龙。
听到这些,赵旉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两年内,由冯喜送入金国的食盐,超过五万石。
只是今年一年,金人就得到食盐三万七千石。
赵旉听着这串数字。
脑海里瞬间计算个透彻。
就算是走私了五万石,这冯喜最起码也非法获利超过三十万贯。
“孙有道,你年俸是多少?”
啊?
孙有道还在一边计算冯喜获利多少。
结果被赵旉一下子给问住了。
“陛下,臣年俸三百贯。每月还有粮食、绢绵、茶、酒等物。”
嗯。
赵旉指着冯喜,对孙有道笑了笑,“这东西把咱大宋的食盐私卖给金国,赚了最少三十万贯!”
三十万……
纵然站在精英阶层,见多识广的孙有道也被这个数字吓得无法闭嘴。
双眼都变得浑浊。
这数字太大了。
大到这个皇城司大佬都觉得不可思议。
自己一年三百贯,三十万贯,自己要累死累活工作一千年……
孙有道呆呆的看着天花板。
嘴里不停的嘟囔着。
“陛下,三十万贯,臣需要活上一千年啊!”
嗯。
赵旉笑容里带着杀意。
这只是食盐的利润。
而且这小子也不一定说实话,说不定实际贩卖数量要比这多的多。
更何况他还有布匹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