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大庆殿似乎与以往不同。
没有内侍。
连门口守卫也被放出很远。
“陛下,不知您调臣回临安,所为何事?”
岳飞试探着出声。
心里也在打鼓。
祈祷着千万不要重蹈高宗覆辙。
浪费了目前的大好局面。
“岳将军,把你找回来就是想告诉你,我想要正式登基称帝了。”
“你是军中统帅,现在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这个问题太严肃了。
严肃到岳飞脑子里完全空白。
见岳飞不说话。
赵旉也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直言不讳道:“你心里在想着二帝还朝对吧?”
“啊!”
心事被看穿。
岳飞猛然睁大眼睛,就那样僵在座位上。
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赵旉背着手,在大殿里转了几圈。
“岳将军,你心向二帝还朝,无可厚非。”
“就是我,也想着能早点把二帝迎回大宋,毕竟那是我的至亲。”
“可这大宋、这汉家天下想要不被异族欺凌,绝非旧主能为。”
“陛下!”
缓解了这么久。
岳飞也彻底反应过来。
“陛下,作为臣子,岳飞只想着早日解救二帝脱离苦海,免遭金人羞辱。”
“臣也并非庸人,更非蠢人。”
“经历了这么多,臣早知晓,能匡扶大宋者为您一人。”
“好!”
赵旉欣慰的点点头。
看来自己对岳飞的投资还算是有回报。
“既然如此,我准备近期举行登基大典。”
“至于军中将领,由你安抚。”
说着,赵旉凑近岳飞,俯身凝视。“你记住,我不只要夺回开封,收复失地,还要一统华夏!”
赵旉从没有这样严肃过。
岳飞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一个官家如此折服。
相顾无言。
岳飞临走前。
回望大庆殿。
两道坚毅的眼神终于再度重叠。
归于平静的大庆殿,赵旉一个人坐在龙椅上,注视着空空如也的朝堂。
用不了多久。
满朝文武就要聚集在这里,正式迎接新皇了!
“陛下,岳飞反应如何?”
这次赵鼎不是一个人。
身后还跟着监察御史范彧,大理寺卿周三畏。
“岳飞并无二心,你们尽可放心。”
看见三人,赵旉急忙将他们叫到身前。
“赵卿,你们都已经商量好了么?”
几人相视一笑,周三畏率先开口。“陛下,明日早朝,赵相会当着满朝文武提出登基一事。”
“臣二人也会随声附和,我们还联络了钱端礼,到时候只待陛下应允便可!”
嗯。
赵旉长舒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那你们快些回去准备,明日早朝就有劳你们了!”
几人正准备回去准备。
范彧忽的停下,“陛下,这年号您准备了么?新皇登基,年号不可马虎。”
“就用北进吧!”
北进……
三人当然知道这两个字的含义。
从这年号就能猜到赵旉的心思。
转过天。
早朝上格外严肃。
赵旉端坐龙椅,眼神不时飘向赵鼎几人。
看了看左右。
赵鼎一步跨出,先是转身面对其他大臣。
随即又转身面向官家。
“陛下,如今四海臣服,天下初定,大宋不可一日无君。”
“只有官家,才能昭告天下,才能统率四方。”
“只有官家,才能带领大宋抵抗金狗。”
“臣赵鼎斗胆,代天下人请陛下承天意,登基大统!”
赵鼎发言。
范彧紧随其后。
紧跟着是周三畏。
有了他们三人,其他人就算没说话,也开始相互观望。
新任临安知府钱端礼,也适时站到几人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