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旉也决定离开了。
但是临走时,还是决定帮助对方一下。
带着农户一家来到那个满是粪便的大坑。
“兄台,你这大坑之所以爆炸,是因为封的太严实。”
“里面聚集了太多污秽之气,遇到火就很可能爆炸。”
“你最好顺下去一根管子,可以让里面的气排出一些,还要看管好附近孩童不许接近。”
嘱咐完农户。
赵旉立马返回皇宫。
整理好刚才在农户那里了解到的信息。
将每一个关键细节都用文字记录下来。
随后派人找到赵鼎。
听到有农户每亩产粮最高五百七十斤。
惊的赵旉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陛下,您可知真州有一人叫陈旉?此人曾每亩最高出产五百四十斤。”
“这还只是前年的产量,不知去年会打出多少呢!”
陈旉?
跟自己名字就差了一个字。
确实有这么一号。
好像前世课本里对这人有过记录。
是一个农业学家。
在农业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没记错的话。
书上记载说,这人在1149年前后,还写出了一本关于农业典籍来。
看来这人经验丰富。
如果把他找到朝中做官,主管农业。
用不了几年,大宋的粮食产量能提高很多。
要不要亲自去拜会一下?
“赵卿,你说的这个陈旉,可是隐居于真州?”
赵鼎无论如何也没想到。
官家竟然对一个隐居的百姓如此熟悉。
“陛下,您怎知陈旉隐居真州?当时臣也是刚刚复职后,看到的记录而已。”
哈哈~
赵旉尴尬的笑了笑。
总不能说,自己是从前世课本上听到的吧?
“赵卿,眼下马上就要耕种了。”
“朕准备亲自往真州去一趟,朝中还是由你主持。”
“那些个战马,一定要让下面人照看好,绝对不能出岔子。草料什么的,尽可能供应最好的。”
???
赵鼎吞了下口水。
低着头,偷偷翻了翻白眼。
这官家一天到晚,总想着出宫。
您老人家一走,把国事都交给我处理,这是想累死谁吗?
“陛下,您这次恐怕走不了了,要不然换个人去真州把陈旉找来吧!”
“若是您觉得他不错,封个官也可,但您不能离朝。”
“我不能走?”赵旉反问道:“为何?难道朝中有要事?”
“呵呵。”
“陛下,您难道忘了,殿试就要开始了吗?”
“您这一走,殿试由谁主考呢?总不会交给臣吧?臣可是无分身之法,实在忙不过来。”
殿试……
赵旉这才想起来。
看来自己还真不能走了。
眼看着还剩下不足七天。
这考题都还没准备呢。
“这样吧,那赵卿你就派人去真州一趟。”
“记住,绝对不能强迫,要征求陈旉意见,看看他是否愿意入朝为官!”
这次赵鼎不在多说。
眨眼,距离殿试还剩下不足两天。
赵鼎火急火燎的找到皇宫询问考题。
问的赵旉神色变化。
考题倒是准备好了。
可这事是绝密。
你赵鼎一个臣子,问考题做什么?
见赵旉眼神不对。
赵鼎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忌。
“陛下,臣此来并非询问考题,而是担心陛下登临大统以来,第一次主持科举殿试,难免出现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