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妻妾无法孕育,方可增娶妾室外。否则若有违背,需长子从军。”
“所有富户以及各级官吏,一旦触犯大宋律法,家中男丁必须有一人入伍从军。”
这倒是个办法。
起码可以解决一下那些穷苦百姓心里的怨气。
沉浸了两天。
赵旉也想了到了一些其他办法。
那就是现在的许多男人,往往会给新婚妻子立规矩。
上去先打一顿,直到打服为止。
这个陋习确实太不好了。
应该尽早立法制止。
并且那个亲亲相隐的条例也要废除。
李清照就是受害者。
这天,赵旉又让赵鼎以及户部尚书晁谦之来到书房。
“这次找你们来,是商议一下对贫苦百姓娶妻生子的补贴问题。”
说话间,赵旉把视线落在晁谦之身上。
“晁尚书,你是户部尚书。你说说看,这个补贴是否可行?”
“如果可行,在不影响前线作战的情况下,补贴多少合适?”
额……
晁谦之没想到官家会问自己这个。
思索了好一会,才支支吾吾道:“陛下,臣实在没想过这个问题,您突然问起,实在无从回答啊!”
“那你呢,赵卿?依你看,补贴多少合适?”
问赵鼎,赵鼎也是支吾了半天,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既然如此,那我说一说吧。”
“穷苦人家娶妻,朝廷每户可分一亩田地。若生育子嗣,每户每月补贴五百文。”
“给你们三天时间回去做调查,召集好户部官员仔细商讨一下,三天后给我答复!”
根本没用上三天。
晁谦之回到户部,马上便召开了会议。
统计了一下各项花销后,又对全国各路的具体户籍做了一下统计。
最后得出结论,官家说的这些个补偿,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有了户部结论。
赵旉也就放心了。
几乎一天之内,连发两道命令昭告全国。
将朝廷关于适龄女子成婚的补偿,以及对无缘无故殴打妻女立规矩做了明确规定。
刑部也发下批文。
夫家行为不端,有触犯律法者告官无罪,无需坐牢。
转过天。
赵旉再发圣旨,昭告全国。
凡是各地有补贴不足,或是没有得到补贴者,都可上告。
上司衙门不管,可直接进临安到信访司举报。
早朝上。
赵旉只有一件事,就是减轻朝廷财政压力。
自从升任户部左侍郎后,从未发过言的胡铨,罕见的提出可以将肥皂作坊开设到全国各地。
具体可以在每一路的州府治所开设。
这样做,既可以减轻临安肥皂作坊的产量不足。
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
听到这个建议,赵旉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最初开设这个作坊,只是想增加收入,再多一些税银。
现在看来,这个想法还是太狭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