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旉也很知趣的闭上嘴,装起哑巴来。
官家一闭嘴,底下的人可受不了了。
赵鼎心思缜密,知道官家是在给这些大臣们看呢。
你们看,我当官家的都主动节省了,对吧?
你们呢……
猜透了赵旉用意。
赵鼎一步跨出队列,先是看了看身后各个大臣,再看了看赵旉。
“陛下,臣身为当朝宰相当以身作则。”
“臣愿意将每月俸禄削减到两百贯,俸米每月只领五十石便可!”
我靠!
这两句话,气得身后那些人眼珠子瞪的老大。
嘴上不敢表露,心里可把赵鼎骂了个底朝天。
心想你在这装特么什么老好人?
钱少要点也就算了,你特么主动把俸米给降下来干什么?
还降了一半!
你特么是不在乎,你赚得多,别人咋弄?
可这些人又不敢明着表露出来,只能暗自生闷气。
有赵鼎带头。
李光也表达了忠心,每月将两百二十贯钱,削减到一百贯。
每月的俸米减半。
有这两个大佬带头,其他人即便想不同意削减工资也不行了。
也看出这些大臣心里所想。
赵旉摆了摆手:“算了,你们毕竟是朝中大臣,养着一大家子人也要吃吃喝喝。”
“这样吧,俸禄削减两成,俸米的话也不能减得太多,就按照胡侍郎说的办。”
“不过这俸米,你们确实要少领一些,朝廷现在用钱、用粮的地方太多了,就削减三成吧!”
退了早朝。
赵旉留下胡铨以及晁谦之。
“晁尚书,你回去后与胡侍郎去找赵鼎,你们商议一下地方官员具体该削减多少俸禄。”
“这些人都是封疆大吏,牵一发动全身,既不能影响他们的生活,又不能让他们心怀恨意。”
“你们好好商量一下,到时候汇报上来,朕亲自发圣旨传阅各路。”
闲暇了几天。
户部也把调查研究的情况汇报上来。
最终决定,对路、府、州的官员俸禄削减两成,俸米削减一成。
知县、县令以下的官员暂时不予削减。
最后一条,赵旉还是很赞同。
毕竟知县一级的官员,每月俸禄才十贯钱。
加上其他各项补贴,总共也超不过每月二十贯。再减下去,恐怕就要贪污了。
命令下发出去。
赵旉看了看时间。
眼下征兵还在进行,自己必须外出一趟,抽查一下,以免有地方官在新兵的补贴上动手脚。
关键是去哪?
现在前线随时有战事发生,自己不能离的太远。
最后经过两天思考,赵旉决定动身往江南东路查看。
这次由孟南星陪同。
出临安府,离开两浙西路就是江南东路。
路途上还算可以接受。
两匹战马,几乎一路游山玩水。
孟南星指着前面不小的县城轮廓道:“陛下,前面就到宁国县了,咱们就在这歇歇脚吧?”
看时间,再往前走的话,估计要在外面过夜了。
赵旉点了同意。
这县城确实不小,知县权利要比那些小县的县令大出许多。
“混账!你们这是蔑视大宋律法,蔑视官家圣旨!”
“对,你们就给这么点东西,我们如何养活一家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