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内人声鼎沸。
相比金国统治时期更加繁华,人影绰绰间总是掩藏不住的欢声笑语。
回到开封第一件事,赵旉立即派人去找孙有道。
书房里,孙有道接到了赵旉的一道改革命令。
那就是从今以后,皇城司要加入大宋战斗序列。
皇城司历来执掌宫禁宿卫、刺探情报,维护京畿治安。
平时养尊处优,生活滋润得很,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你们可以不打,但一定要会打。
有了这道命令。
皇城司所有人,每天必须抽出一定时间练习骑术、以及作战技能。
甚至火药炮的埋设,也要添加进日常训练内容。
离开皇宫,孙有道没有半点意外。
这一天的到来,他早有准备。
其实赵旉不清楚,孙有道已经在谋划皇城司训练工作了。
身处皇宫,赵旉始终回想着与金兵在濮阳城外的那场战事。
目前大宋从西夏购得的战马,依旧无法装备每一个宋军。
要是在金国骑兵冲锋时,能有一些火器就好了。
可纵观历史,宋朝装备的第一杆火枪,也是在与蒙古铁骑作战时候。
至于火炮,也是在接近二十年以后才发明的。
对于这些,自己根本就不懂。
就算是改善了火药炮,也顶多算是锦上添花,对战局起不了决定性作用。
思来想去,赵旉突然来了灵感。
什么东西不都是人创造的么?
现在火药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了,大宋朝这么多能工巧匠,自己发明不了,不代表别人发明不出来吧?
历史上记载的难道就不会有些许偏差?
或者说,当时的一些能工巧匠受于种种限制,根本无法发挥才能,所以才导致火枪与火炮出现的较晚也说不定。
既然如此,自己就下一道圣旨,把所有障碍清除掉。
给予这些人最便利的条件,说不定就能让这些火器出现时间提前!
想到这。
赵旉立即派人去找赵鼎,把自己的意思说了一遍。
起初,赵鼎还处于观望态度。
但经过赵旉苦口婆心,他的心还是有了松动。
“赵卿,我亲自起草了一道圣旨,已经签了字,你送到中书省去让他们抄录直接下发全国吧!”
赵鼎好奇的接过草拟的圣旨看了几遍:“陛下,您直接越过中书舍人与给事中,此恐怕不合乎规矩吧?”
哈哈~
赵旉才不管这些:“赵卿,只要是对朝廷有利的,有些规矩可以先暂时搁置。”
“现在时局紧张,大有时不我待之势。那些个繁琐规矩,还是等我大宋一统华夏以后再说吧!”
随着赵鼎离开。
大宋建国以来,第一道没有经过中书舍人、给事中审核的圣旨正式下发全国。
凡是大宋境内,特别是开封、临安、建康、扬州等地。
所有精通火药的工匠,都可以在来年三月份到达京城开封,参加大宋朝第一届火器盛会。
只要能发明火器,或者是能够利用火药给金兵造成杀伤的,都可以来开封参加。
所有吃穿用度,以及所消耗的火药材料,都有朝廷负责提供。
赵旉考虑的也很周全。
一些距离开封比较近的,那里的工匠到达开封当然是有很多种途径。
可一些距离较远,比如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福建路、梓州路、夔州路、成都府路。
这些地区到达开封路途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