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刘备得信,姬昀从天水兵五万,过了祁山,正向西蜀腹地压去。姬昀的大名,刘备早有耳闻,是以姬昀虽只有五万兵马,可刘备对其重视的程度与郝昭不可同日而语,堪称杯弓蛇影,所以才丢下郝昭,打算亲自去对付姬昀,要不然实在放心不下。
却不料,自汉中回军,路过巴中之时,误中了西戎数万兵马的埋伏。原是姬昀并没有完全按照姬溪的命令行事,而是自作主张的和西戎商议好兵分两路,一路在明,一路在暗。
姬昀的兵分两路,让刘备吃了个大亏,损兵折将之余,更是胆战心惊,对那未曾见过一面的姬昀,更加的忌惮。然而这还没完,刘备这边被西戎堵住,祁山防线那边庞统屡次受挫,抵抗的非常艰难。
没办法,庞统胜在智谋,于军阵方面虽然也有帅才,但相对于姬昀,却实在是有些差距,偏偏姬昀的谋略丝毫不下于他庞统,所以,庞统被姬昀打的一退再退,眼见着将要被姬昀冲破岐山防线。要不是法正在最后关头率领大军赶到支援,后果不堪设想。
彼时,刘备的七万大军被西戎拖住不敢轻举妄动,定军山方面留下的三万兵马更是毫无建树,唯一的希望便是祁山方面能够尽快的解决掉姬昀而后增援两方。可事与愿违的是,庞统和法正联手,手上又有十余万大军,可对姬昀的数万兵马却无可奈何。姬昀进攻的时候势如破竹,当他采取守势的时候却稳若磐石。令庞统和法正没有丝毫的机会。
于是,西蜀陷入胶着,而对姬溪和孙坚来说,西蜀已成定局,刘备注定是赶不过来了。直到这时,曹孙刘三方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姬溪并不是闹着玩的,他在最初的时候便下定了以一敌三的决心。若是初始时三方知道了姬溪的决心,绝对会觉得姬溪得了失心疯,但这时候得知,却只能由衷的敬佩姬溪的胆大包天,瞧,胜者王败者寇,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