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之上,路远开始缓缓踱着步子,脑海中飞速运转搜寻关于边塞的诗作。
而此时擂台下,已经有人开始对路远指指点点。
“他这是在故弄玄虚吗,作个诗这么磨蹭?我看是作不出来了吧。”
“这不是武国的人嘛,几年前武国可是败的相当惨,今年竟然还敢来。”
“谁知道,几年前武国可是派遣了几个老家伙,据说在武国那都是一顶一的文学巨匠,结果都输惨了,今年是几个小年轻,估计连十八强都进不去,就得乖乖滚回家了。”
“这武国迟早灭国,文不成武不就,还有脸称为华夏古国,真是恬不知耻啊。”
“…….”
路远不在乎底下人议论什么,自顾自地走着,片刻后,他停在了擂台中央。
路远扫视台下众人和李澜澜一眼,才缓缓吟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路远诗文一出,四周的人群顿时哑然失声,整个广场之上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甚至听得见众人的呼吸声。
李澜澜小声嘀咕了遍路远的诗,眼眸顿时瞪得老大,难以置信地看着路远。
她方才的诗,和路远的诗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这怎么可能?自己遇到的竟是个奇才。
但眼前之人,她却从未听说过,武国什么时候有了这号人物?
一首诗,豪情万丈。
众人甚至从这首诗中,读出了画面感。
宴会上,葡萄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中,歌伎们弹奏琵琶助兴,将士们畅快淋漓地痛饮,个个满怀豪情。
今日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守国门,生死战,本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试问,哪个国家的将士,去到边塞保家卫国时,不是怀揣着这样的心情?
不多时,擂台下掌声雷动,响彻天际。
紧接着,十一位大儒组建的评委团,展开了激烈地争论和商讨,最终决定第一局路远胜出。
此时,擂台下的人,话锋突变。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此人竟有如此才华。”
“是我眼拙了,方才的诗文,绝绝对对是千古佳作。”
“我收回之前说的话,有这人在,今年的文擂武国是有竞争力的。”
“今年的夺魁焦点中,又多出来一匹黑马!”
“是啊……”
与此同时,擂台上。
上去第一局就输了,而且是输得很惨,李澜澜心中委屈,在擂台上直接哭了鼻子。
众人不知道她是公主,所以大笑出声,李澜澜在嘲笑声中,抹着眼泪就逃下了擂台扑进李渊极的怀里。
路远扯了扯嘴角,尼玛,这大渝国派来的是个什么东西?大老爷们儿输了哭鼻子?
路远一脸黑人问号脸,一步三回头走下了擂台。
李渊极无奈揉了揉李澜澜的脑袋,低声道:“澜澜,别哭了,一会露馅了,皇兄待会替你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