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封城令解除
六皇子手指点点她的额头,“你倒是出息了,都把自己跟猪相比了。”
又严肃着脸道:“下次可不能如此了。”
想了想还是不放心,“还记得去的是哪户人家吗?”
“大户人家吧,注重隐私,蒙着眼去的,不知道是什么人家,把了脉开了方子就出来了。”想到什么笑眯了眼道:“嗯,给的诊金也很丰厚。”
六皇子摇摇头,知道她是尽量往简单了说,哪家大户人家请人得神不知鬼不觉还蒙着眼的。
这是又转移话题了。
“真的,我小神医的名头可算是打响了,以后不愁没钱花了。”昨天青黛数过,那盒子里可是放了两千两银票呢。
“你缺钱花?”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自家妹妹多有钱的。
“好吧,不缺,不过赚银子有赚银子的乐趣。”
六皇子叹了口气,正了正色道:“好吧,不说这个。说正事,等陈州府封城令解除,说不定咱们就能回京了。”
“回京?”
“是啊,你不高兴吗?”
高兴,当然高兴了!任务完成一身轻。
“云沧府那边有谢丞相,剩下的事也由他接手。”
剩下的事?还有什么事?疫病解除了。
洪灾?听说山洪波及的只有一个村子,这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六皇子点点头,“山洪的事已经安排妥当了,但是你忘了?今年还有干旱和水患呢。”
云韶遥面色沉了沉,是了,干旱和水患,就算是没有疫病和山洪,今年也是个灾年,双重的灾年啊。
六皇子看出她的想法,语气沉重:“你在宋家院子没出来,所以没发现,粮价已经快压不住了。”
云韶遥叹口气,其他地方还好,受了灾,影响却不是很大。
南边几个州府每年产的粮食占了景国不小的比例,这次受灾却是最严重的,这么一来,有多少百姓接下来要面临饿肚子。
商家都是重利的,能被压到现在,没有大幅度提高粮价,已经算是极限了。
再往后,朝廷只怕也压不下去了。
但谢沅留在这里做什么?现在秋雨停了,老天爷算发了慈悲,还能赶得上秋收。只是经历了旱灾和水患后,秋收又能收上多少粮食。
这么想着也就问了出来。
“谢沅要等秋收吗?秋收怕是也没多少粮食。”
六皇子叹了口气,看看窗外的,半天把视线转回来,“这个你就别管了,封城令解了,咱们就回京吧。”
昨天他已经接到了谢沅的来信了。
再往后,怕是就不太平了。
云韶遥面色沉重,点了点头,有些事情不是她有能力做的。
又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的云韶遥,只能叹气了。
三天后,封城令正式解除,城中百姓得了自由,像过节般喜气洋洋。
云韶遥站在客栈二楼,看着窗外欢欣鼓舞的百姓,心中想的却是六皇子说的话。
粮价上涨,受直接影响的就是这些百姓,他们此时正为封城令的解除而高兴着。
也许是为逃过一难而欣喜。
但转眼他们又要面临饿肚子这一关了。
百姓历来是有韧性的,如荒野里的草一般,千折百挠后,只要遇到雨水阳光,依旧还能再站起来。
青黛进来寻她,见自家主子神色变换,不知道怎么封城令解除了,主子看上去却仿佛并没有多开心似的,眨了眨眼睛道:“公子,东西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六皇子殿下他们也都准备好要启程了。”
云韶遥转身,一挥手,“那咱们也走吧。”
之前已经跟宋家院子的人告别过了,就等着封城令解除一行人就出城。
当日随同前来的人员,除了被谢沅调走的几人,其余人一起启程回京。
城门口出城的马车排成了长队,有被滞留的商人,有寻亲访友被困的人……
在城中提心吊胆了近一个月,终于能离开了,提前得到消息的人都早早就收拾好了。
六皇子提前跟冯知府打过招呼,因今日初开城门,城中事多,不需要他们的送行。
冯知府只得提前一天,带了知府衙门一众官员给六皇子辞行。
今日,一行人收拾好后直接出发。
出城的也不乏世家大族庞大的车队,因此云韶遥一行人的马车在队伍里毫不起眼。
马车缓缓往前走着,等终于出了城门口,一行人都不约而同舒了口气。
被困在生了疫病的城里,说是不害怕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青黛挑起车窗帘子往后看了看,有些失落又有些开心。
云韶遥也不大提得起劲,斜斜倚在马车车窗边看着窗外的他人的别离。
咻~有什么东西从车窗飞进来打在云韶遥肩膀上,青黛吓了一跳,四下里扫了一眼,慌忙上前检查,“公子,可有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