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六皇子成亲前一日,是定国公府往六皇子府送嫁妆的日子。
嫁妆才从定国公府抬出来,就有不少人站在路边围观评论,不少人甚至想看看六皇子妃的嫁妆同云韶鸿妻子卢氏的嫁妆究竟谁更胜一筹。
虽然卢氏的二皇子妃头衔早已成为过去,但去年那十里红妆,可让京都百姓至今都还记忆深刻呢。
当初风头无二的二皇子,娶的侯府大小姐,十里红妆晃花了京都百姓的眼。
当时就有不少人想着,这永平侯府大小姐的嫁妆,得是这几十年来头一份了。
还引得不少围观的姑娘小媳妇回去暗叹自己没福呢。
现在,他们也想看看这位传说中的国公府的大小姐嫁妆究竟如何。
定国公府是武将出身,府里的好东西自也不少,只是,这位郑家大小姐自小是在外祖家长大的,同父母间的亲缘怕就没那么好了。
揣着不同的心思,众人看向身着统一服饰的精壮小伙抬出来的大红嫁妆箱子,眼底都冒着八卦之火。
让围观众人失望的是,这流水似的一台台嫁妆过去,只看被压得弯弯的龙棍,就知道这嫁妆箱子里都被塞得实实的,不少人更是数着数着,就忘了刚才究竟数到的是第几抬。
“这定国公府一家也是宠女儿的,你瞧瞧,舍得陪嫁这么多值钱东西,往后啊,定然吃穿不愁了!”
旁边有人不屑地看了眼说话之人,“哼,没见识!这些公侯家的小姐,什么时候为吃饭穿衣愁过?哪个生来不是锦衣玉食养大的,跟金子堆出来的人儿差不多。”
还不待先前那人气鼓鼓反驳,又有人插嘴道:“那可不是,这份嫁妆,在京都这些年的嫁妆榜上,都能排到前面去。不说吃穿不愁,就是花上几辈子都花不尽的。”
……
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没人敢在明面上提从前的永平侯府大小姐去年的嫁妆,不过都在心里暗暗对比着就是了。
去年都道卢氏是十里红妆,引得不少姑娘年轻媳妇回去暗暗哭鼻子抹眼泪的,今年六皇子妃的嫁妆更是让人开了眼。
看这架势,怕是把定国公府的库房都搬得差不多了吧。
还有人看得更远的,“要说,六皇子殿下能娶定国公府大小姐,那也是娶对了。”
只看定国公府又是流水似的嫁妆,又是多年的勋贵之家,更是兵权在握,不管哪一样,对六皇子未来都有莫大的帮助。
“这可是陛下亲自指的婚,能不好吗?听说钦天监合得八字,那是天作之合呢。”在场不乏消息灵通的。
“哟,那感情好啊!说来,国公府的嫡出大小姐,也只有皇子能配得上了。”
他们这群看热闹的虽然都是平头百姓,但他们长在天子脚下,自觉比其他地域的人眼界高了不少,自觉不管对政事还是对官宦世家之事,都能插上一嘴,说出点真知灼见来。
云韶遥在六皇子府看晒嫁妆时,也不由咂舌,这定国公府当真是宠女儿哪,只说那铺面田庄,不仅有京都几条正街上的几个大铺面,京郊位置最好的上千亩的田庄,还有景国最繁华的几个州城的铺面,京都附近州城的田庄……
可以说郑觅就算不愿意在京都待了,景国从南往北,她想去哪都有落脚点,去哪都能好好生活下去。
更别说还有其他珍奇古玩、字画书籍、药材、首饰等等,压箱底的银子定国公府更是少不了郑觅的。
嗯,这是定国公府给她的底气。
云韶遥都忍不住要酸了。
这些嫁妆,有多少珍贵难寻的,都是父母自女儿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的。
也要父母上心,才能准备出一份真正有底蕴的嫁妆出来,既实惠又能显出姑娘家的身份底蕴来。
第二日是吉日。
六皇子早早带着迎亲队伍来到了定国公府。
他虽是皇子,少了不少刁难,但该有的礼数也都没有少。
听着父母说了相夫教子的话,郑觅拜别了父母,由郑延背着上了花轿。
盖头下的郑觅,强忍着要回头看父母的冲动,心里万分不舍。
定国公夫妻二人也不遑多让,定国公还能忍住,定国公夫人却已经是眼眶泛红,也没能忍住滴落的眼泪。
女儿这一出门,那就是别家的人了,往后就是想要回来一日半日都不方便。
她乖乖巧巧的女儿啊,自己才宠了一年多,这一眨眼就成了别人家的了。
不止是郑觅的父母,就是她的几个哥哥加上弟弟也不舍,看着不远处骑在马上的六皇子,心里暗道:六殿下啊六殿下,往后可一定要好好待他们家妹妹(姐姐),不然,就算你是皇子又如何,我们兄弟四个,还能怕了你不成,总能想办法为他们家的姑娘找回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