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泰安伯世子心中冷嗤,父亲还是这样的话,他已不是从前万事不懂的小童了,还说这样的话,有什么意思呢。
面上却露出震惊的神色,“父亲这是什么话,承泽出了这样的事,我当兄长的也很是担心。只是,究竟是什么事,咱们也得先听听承泽是怎么说的,去了国子监也好交涉。也好过去了一头雾水,受人蒙蔽。”
说到“蒙蔽”二字,他还刻意加重了语气,又看了眼在旁垂首不语的舒承泽。
舒承泽看了眼大哥,红着脸垂眸对泰安伯行了一礼,“父亲,大哥说得对。父亲先别着急,急坏了身子,就是儿子的错了。”
“哼,就算不说,我的儿子我知道!定然是有人见不得你好,故意陷害你!老大你怎么回事,这么点小事,也要推三阻四,咱泰安伯府,难道还惧怕那国子监不成,不过是给你弟弟讨要个说法罢了。你说你,什么时候才能担得起事,肯为父母分忧?”
小儿子的话,倒是让泰安伯冷静下来,对小儿子他从来只有信任。但转眼看到泰安伯世子,瞬时就没了好话。
泰安伯世子面色淡淡,类似的场景他经历得不少,早已经习惯了。
他与弟弟相差四岁,儿时还渴望过父母能对他和弟弟一视同仁。
后来长大了一些,则是疑惑,既然父母能把世子之位传给他,就说明他也是亲生的,但父母对待同样的孩子,为何会表现得差别如此大?
再后来,他明白在天生优秀的弟弟面前,他显得太过平庸。
也许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是人中龙凤吧,所以不优秀的孩子就得不到关注与爱。
他努力过,但有些东西,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慢慢也就接受并释然了。
但等他有了孩子之后,才发现,父母爱孩子可以是不看孩子优秀与否,是可以不看外在条件,只简单去爱的。
也许,有的人,单纯只是不得父母欢喜罢了,这就是所谓的父母缘浅。
“父亲,这事怪不得大哥,大哥也只是想详细了解事情,就算去了国子监,也才有理有据。大哥,是弟弟的不是,在外面惹了事还要劳大哥为我出头。父亲只是一时情急,还望大哥不要跟他计较。”
泰安伯也不跟大儿子计较了,但还是怒气难平,“这明显就是国子监做得不地道,你明年就要参加春闱了,这个时候闹这么一出,不是要毁你前程吗?我不打上门去就是好的了,同他们好言好语坐下来商讨难道还不成?”
想想又指着舒承泽恨铁不成钢道:“你说你,我泰安伯府也不是那等见不得人的所在,你怕什么?被人欺到脸上了,打回去就是了,怎还是这般软善!你往后若还如此,就算是考中进士做了官,也要被同僚压得抬不起头来。咱们泰安伯府,可就指望着你了,你这般,让为父跟你娘如何能放心得下?”
舒承泽歉意地看了眼站在一旁如同隐形的大哥,对泰安伯孺慕道:“父亲往后可别再说这样的话了,父亲正当年,往后还指着父亲让府中再进一步呢。再说,前面还有大哥呢。儿子我啊,享父亲同兄长的遗泽就够了。父亲母亲和大哥也不愿意见我辛苦搏前程吧?”
前面的话泰安伯听着还中听,到后面却是隐晦地瞪了大儿子一眼,若不是老大平庸无能,小儿子也不用这样藏拙。
泰安伯世子面色平静,等着父亲把话题转到今日的事情上来,反正着急的不是他。
不过说来奇怪,舒承泽平日就擅长营造才子形象,出了今日之事,最着急的不是父母,而应该是他本人才是。但他却站在这说不相干的话半日,还有闲心哄父母开心。
还有那什么“不愿辛苦搏前程的话”,这话鬼才相信?
不愿的话,又如何会苦读考学?可不要拿什么兴趣所致,或者是哄父母开心的蠢话糊弄人。
他就是为了往后能站上高位,舒承泽的偶像,可是谢丞相谢大人!
所以,这里面有事情。
泰安伯及夫人是心疼小儿子,泰安伯世子则是不想搭茬,舒承泽见无人接话,倒也不觉得尴尬,而是笑了笑自己接着往下说。
“不说,父母大哥也是信我的,文人爱惜羽毛,我岂能明知故犯去做那等文章造假之事。”他看向泰安伯,“朝廷开科举,是为了选拔有志之士,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制度,才能在选拔人才时做到公平公正。若是儿子自己就造假,与那些儿子素来不齿的人有何区别。”
泰安伯点头,这点他是认同的,儿子出身勋贵,却同别的勋贵子弟不同,不仅上进,还对民生有所关注,更是爱惜人才,这些年下来,他资助过的读书人不少,还是做好事不留名的那种。
对待有才学的人也愿意折节下交,其中有好几个更是每每奉为上宾。
“但这次,”舒承泽面色惭愧,“不知为何,明明是我自己做出来的文章,却早在两月前就在夫子书案上出现过,署的却是别人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