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珠轻笑,“我想,赵侍卫应该不等咱们送,自己就拿了一份走了吧?”
“嗯?”宋婉秀不解。
彩珠就将赵安的事说了。
赵安这小子,一来便被锦王安排到宋婉秀这边,让其暗中照顾保护宋婉秀的。
不过,也不知是这小子太笨,还是宋婉秀太聪明。
总之,来的第一天,就被宋婉秀知道了。
自从后,赵安就成明的了。
这小子除了当班之外,其他时间最喜欢往厨房钻,真是属狗鼻子的,一闻到厨房里飘出菜香,他立马就能现身,然后,央求给锦王殿下一份。
说锦王殿下这次没带厨子,又不爱跟六殿下一起用饭。
还说宋姑娘这边饭菜特别的香,锦王殿下每回用这边的饭,都能多吃一些。
于是,每次,不管彩珠下厨,还是张槐下厨,都会自觉给赵安一份,让其带给锦王殿下。
所以,根本不用宋婉秀吩咐,锦王那边已经收到了饭菜了。
“殿下。”
此刻,正在锦王萧锦煜身边伺候的赵安,见自己主子吃的欢,心情也跟着好起来,话也多起来。
侍立一旁,道,“殿下,这鸡丝汤里的冬笋和香菇,都是宋姑娘自己带的。还有这泡菜,对,张槐就这样说的,也是宋姑娘亲自带着下人们,一起做的,然后,用那个干净的透明的罐子,带了一小罐子出来。
张槐还说,因为带的少,宋姑娘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吃,一次只拿出一小碗。
这回,特意给您也拿了一小碗尝尝,说是下饭。
哦,对了,还有这肉沫茄子,也是宋姑娘指导张槐做的。
知道您不爱吃辣,张槐做的时候,特意少放了辣子,殿下,您吃着觉着怎么样?“
听赵安在一旁聒噪个不停,秦二为给他使眼色,眼皮都抽筋了,结果,这厮竟然一点没察觉。
殿下最烦人话多。
原以为会将赵安扔出去,或者惩罚他去刷恭桶去。
结果,让秦二大跌眼镜的是,锦王殿下不仅没恼,反而,认同的点点头,“确实不错。”
还让赵安给他再添些饭来。
“嗳,”赵安忙不迭的接过碗,亲自又给殿下盛了一碗饭来。
第二日,宋婉秀又走访了之前诊治过的一些病患,发现大家病情都有所改善,很不错。
另外,镇上有六殿下的人在维持秩序,居民生活也开始慢慢进入正轨,甚至,街上有几个商铺又开始开门营业了。
宋婉秀还进了一家鞋庄,给自己和彩珠一人买了一双软底的鞋子,给张槐买了一双鹿皮的靴子,那鹿皮靴子好看又结实,把个张槐乐的嘴都合不拢了。
当晚,宋婉秀便跟锦王萧锦煜提出辞行。
萧锦煜倒有些意外,以为,她会等自己一起回京。
“好,路上小心。”
“放心,我会小心的。”宋婉秀道,一面还从钱袋里,掏出三张银票来,塞给萧锦煜。
萧锦煜很是不解。
“不是给你的。”宋婉秀站在廊下,抬首看着夜空。
夜空里,星星闪烁,安静祥和,岁月静好。
她愿这天下百姓,都能岁月静好。
“三千两。”她视线又落在萧锦煜的身上,解释道,“是我的私房银子。请殿下替我捐给受灾的老弱孤寡。虽然不多,也是我的一份心意。”
萧锦煜手里捏着轻薄的三张银票,忽而觉得分量千斤重。
“好,本王一定替你捐出。”
“嗯。”宋婉秀耸耸眉,下了台阶,又回首笑望着他,“殿下,也要好好保重。虽然,我的厨子们都走了,殿下也要好好吃饭哦。
对了,我的泡菜给您留下了……还剩小半罐。“
看着她明媚的笑脸,萧锦煜也跟着笑了,“好,多谢。”
第二天一早,宋婉秀等人吃过早饭,收拾妥当,便坐上马车,出了宅子。
“大小姐,咱不用跟殿下辞个行?”彩珠觉得这样就走,是不是有失礼数?毕竟在人家宅子里住了多日。
宋婉秀歪在榻上看闲书,头也没抬,“昨晚已经辞过了。”
“昨晚?”好吧,彩珠不说话了,果然,大小姐比自己会安排。
回京的路上,张槐这马车赶的又稳又快。
路过一些热闹的集镇,宋婉秀还让他停下来,三人一起逛逛。
毕竟,出门一趟,好歹要给京里那些人带些土特产,方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