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hbcjlp.com
“之前你说聘请各行各业做事突出的人到书院授课,我还觉得你是多此一举,但他们才听了两次就有这么高的觉悟。”
杨瀚林看向苏颂,赞扬道,“不愧是大周史上最年轻的书院院长,教书育人还得你来。”
苏颂:“这两次讲学固然有用,但并不能让所有人以生命为代价去做好事。”
苏颂不知道杨瀚林是真蠢还是装糊涂,不过没关系,他会掰扯明白。
“裴烟之前给书院捐了很多银钱,大力支持书院教育的发展,并且把资善堂中读书有天赋的孩子送到虞山书院继续求学,她资助这些孩子科考的一切费用。
除此之外,她还提供了很多的临时岗位,让家境贫寒的学子能靠着自己的双手赚取跟付出相匹配的银钱,而不是只靠着抄书苦巴巴地熬日子。
当然,她所做的不止这些,但有心人都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
当百姓或者是西北遇到困难时,他们自然会想到这些,也会慢慢地向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学习。”
杨瀚林一时无言,他知道裴烟厉害,也知道她深明大义。
她不像个商人,反倒像个慈善家。
可经苏颂这么一说,他却发现自己还是低估裴烟了。
她不是盲目地撒钱做慈善,她很重视教育,很在意对这些年轻学子的引导。
若他们以后入仕为官,那是百姓之福;若他们弃文从商,那也不会成为世人唾弃的奸商;若他们投身教育,那将会培养一批又一批跟他们一样的学子。
要是西北以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不难成为大周最令人向往的州府。
杨瀚林突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