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送衣裳
杨老爷发话了,三姨太再生气,也不敢不依。
于是,三姨太怒气冲冲,磨磨蹭蹭地在屋里挑选衣裳。
这件颜色好,五少爷穿了显白,不能给;那件料子好,绝不能送给隔壁那些穷鬼……
杨老爷和余氏,在堂屋了等了一刻钟,仍然没见到三姨太的影子。
杨老爷心里不爽,正想开口骂上几句,负责监视假山上那几个柳家小厮的下人,又跑进来了。
“老爷,刚才柳家那几个小厮在闲聊,说他们送给隔壁那小孩的毛笔,是一支上好的狼毫,值五十两银子呢!”
“五十两!”杨老爷吃了一惊。
原以为柳家送的毛笔,即便稍有档次,不过几两银子罢了,万万没想到竟然值五十两银子!
“夫人,你说柳家为什么要这样巴结隔壁那几个小孩呢?”杨老爷不解地问。
“老爷,柳家几代人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大,靠的是什么?”余氏卖了个关子,见杨老爷认真倾听,便接着说:“还不是靠他们眼光长远,投资有道?”
“哦,我明白了……”杨老爷也是个聪明人,和他的夫人心有灵犀,“虽然咱们现在尚不知道,柳家为何要如此巴结那些小孩,但是区区几两银子,咱们也是花得起的,就跟着柳家,一起投资!”
“只是,柳家送的是五十两银子的狼毫,咱们家给孩子们做的衣裳,一套也就值一两银子……”余氏露出为难的神色,“两套一两银子的衣裳,会不会有点儿拿不出手?”
“夫人说的有道理。”杨老爷想起刚才下人说的,张家送了一端砚台和几块徽墨,万家送了上好的纸张,自己家若就送只值二两银子的衣裳,确实显得有点儿小家子气。
何况,前些日子,自己还带头得罪了那群孩子,嚷着要买下宋家老宅,一把火烧了。
冤家宜解不宜结,杨老爷过了大半辈子了,这点道理还是懂的。
何不趁这个机会,送点合适的东西,缓解一下邻里关系。
毕竟,几天前自家院子里,那棵绿莹莹的鬼树,和熊熊燃烧的鬼火,让杨家人记忆犹新,不敢再轻易小看宋家老宅那群孩子啊!
“夫人,我看天气渐渐转冷,老五不是才做了一件狐皮大衣吗?”杨老爷开口了,“那件狐皮大衣,老五还没上身吧?就让三姨太先拿出来,送给隔壁那孩子,等过几天,再给老五做一身。”
“可是,三姨太那里……”余氏平日和三姨太就不对付,此刻听说要将她儿子的狐皮大衣送走,心里着实高兴,但脸上却不动声色。
“管家,你带个嬷嬷亲自去一趟,这个三姨太就是爱磨蹭,挑两件衣裳都这么慢。”杨老爷愈发生气,“你们亲自去挑,把老五的新衣裳多挑几套出来,还有那件狐皮大衣别忘了!”
“是……”管家应了,退下,往三姨太的屋子去了。
……
“阿元,开门啊……”
天渐渐黑了,宋家老宅的院子里已经没有人了。
周泽元他们,全都在大餐厅里,准备吃晚饭。
“怎么还有人来叫门啊?”大愣子听见敲门声,笑了,“这回是谁呢?”
“管他是谁呢,反正准又是来给阿元送礼的。”阿兰也笑了,“阿元,这回的礼物,是收还是不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