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即便他们懂了这些,好像对他们也没什么用啊?
“我只认得丐和美,但加了旁边的偏旁,我就不认得了。”阿昌将头左右摆动着,仔细辨认这两个对他来说既认得又不认得的字。
“不认得也没关系。”伊琳微笑着说:“你们只要知道,如果从井里打出来的清水,干掉后留下的水渍很明显,十有八九含了过多的矿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不好。”
伊琳不打算继续科普了。
她对着赵郎中微微点头,说:“赵郎中,您过来,我告诉您……”
……
柳府内的小诊室里,赵郎中正在按照张嬷嬷提供清单上的人名顺序,为人们诊断。
根据伊琳的建议,赵郎中事先做了一批“候诊卡”,让张嬷嬷分发给各个院的管事,再由管事发到每一位求诊人手里。
所谓候诊卡,就是裁成巴掌大小的纸片,上面写着候诊人的姓名及大约候诊时间。
毕竟,几十个病人,赵郎中不可能一下子全诊断完。
如果没个顺序,这些人一下子全部涌过来。
不但会造成小诊室拥堵,影响诊断过程,还可能由于候诊时间过长,造成各个院内人手不足。
柳老太太仁慈,愿意出资请赵郎中为大家免费诊治,可是当事人也不能太过分,玩忽职守擅离岗位过久不是?
有了这个候诊卡,病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大约候诊时间,提前个几分钟,像管事告个短假,前往小诊室候诊即可。
赵郎中觉得伊琳这个建议非常好。
今后,若自己还能开医馆,也要给病人们发这个候诊卡。
赵郎中一边为病人诊断,一边在心里哑然失笑。
想什么呢?
开医馆?
自己都成这样了,居然还异想天开,要开医馆?
赵行健,你醒醒吧,看看你现在这个样!
一个落魄的乡野村医,苟延残喘于谷谦村,用什么来开医馆?
即便哪天真的有钱了,自己还有曾经救治天下人的宏远吗?
赵郎中在心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收回思绪,继续认真地为病人把脉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