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人?”谷大用和马永成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刘瑾继续解释道:“对,借人!是这样的,现在新成立的各个部门都需要人手,选美大赛那边也离不开人,司礼监和内厂的太监番子全都被我派出去了,现在是一个人当两个人用,但人手仍然不够。”
“两位厂督掌管东西二厂,手下番子不下千人,人手比较富裕。所以我想着朝两位公公借点人用。当然,我也不会让两位白帮忙,文具厂的利润,我可以分2成出来给二位。”
这种租人的办法,是刘瑾参考后世劳务派遣制度想出来。人员编制虽然是东西二厂的,但人员的工作内容,薪酬发放,用工管理全在内厂,其实跟这些人属于内厂没什么区别。
这在后世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在500年前的大明,谷大用和马永成自然是不明白劳务派遣的缺德之处。
“2成?能有多少?”谷大用问道。
刘瑾侃侃而谈道:“根据目前的销售情况,以及扩张速度,只要两位能借给我足够的人,保守估计,每年收益至少超百万两。随着生意步入正轨,以后每年赚的钱会越来越多。”
“100万两?2成的话,也就是20万两,我们每人每年能分到20万两?”
谷大用喜出望外,他们现在掌管这东西二厂,一年俸禄也就三四百两,加上收的礼和贪污的钱,撑死也就几万两。现在什么都不用干,光借给刘瑾几个人,就白落20万两,两人自然十分满意。
要知道,在当时,一万两银子已经是一县的巨富了。腰缠万贯,就是形容富豪乡绅的,一贯,即1000文,也就是1两银子,万贯就是一万两。
每年20万两,足够让马永成和谷大用动心了。
不过刘瑾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每人2成,是你俩一共2成,文具厂每年的利润,皇上独占其中5成,再给你俩每人两成,我自己还有吗?你们每人只能分得1成,这是极限了!”
谷大用有些失望,只能得1成,只有10万两银子。不过想想刘瑾全权负责,也只能得3成,他们只出点人,就能得1成,两人就释然了。
“好吧,1成就1成。你需要多少人?”谷大用问道。
刘瑾笑着冲两人伸出了两根手指头。
“200人?没问题,成交!明天我就把人派过来。”马永成惊喜道。他东厂有1000多人,分出200人来,简直太容易了!
谷大用这边也差不多。
刘瑾眯着眼冷笑着,再次摇了摇头说道:“不是200人,是2000人!”
“什么?2000人?你开什么玩笑,我东厂一共才1000多人,上哪儿给你凑2000人去?”马永成像是被踩到了尾巴,尖叫着跳了起来。
谷大用也拼命摇头道:“我西厂也只有1100人,都给了你,西厂的活难不成要杂家亲自去干吗?”
刘瑾摊了摊手,说道:“你们东西二厂一共给我凑2000人就行,要知道,咱们的钢笔生意要做到全国200多个府县,2000人已经是最低需求了,等后期文具厂规模做大了,需要的人手就更多了。”
“不可能!”谷大用也像一个被踩到脚掌的鸭子,尖叫着:“我们两厂加起来也只有2000多一点,如果都给你了,我东西二厂还要不要了?我们俩岂不成了光杆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