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无功而返
后周皇帝柴荣打算一举灭掉后汉,兵围了晋阳,但是后方的粮草接济不上,想取胜也不容易,而且士卒们抢劫百姓,也渐渐失了人心。
这河东的老百姓,一个个的都已经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了,怎么还能来供应军队粮草物资呢,所以朝廷颁布下来的那一纸文书,就是谁钱捐的多,粮食捐的多,政府可以给你功名、给你官做,那个精神也贯彻不下去,所以晋阳城下的几十万兵马也不可能指望河东的老百姓来供养他们。
这时候符彦卿的奏报不停地送来,第一是说辽国皇帝已经把那个跑回去的杨衮下了狱,另外派了精锐骑兵赶到忻州。柴荣于是任命代州防御使郑处谦为节度使,让他去支援符彦卿。
紧接着来了第二道奏章,说忻州的监军李勍杀了刺史赵皋和以及辽国的通事杨耨姑,然后开城投降了后周。这个通事是负责向皇帝呈递奏章、传达皇帝旨意的这么一个官员。柴荣就任命这个投诚的李勍担任忻州刺史,让符彦卿火速前往忻州。
第三道奏章是说,代州的两名军官,一个叫桑珪,另一个叫解文遇,他们杀了皇帝刚提拔为节度使的那个郑处谦,说他又掉过头,私通辽国。符彦卿担心出事,请求皇帝尽快发来援军,这的形势太复杂了,我手里这点兵恐怕不一定够用。柴荣于是又派李筠和张永德带兵三千,去支援符彦卿。
符彦卿的最后一道奏章是说,他们进兵忻口,先锋都指挥使史彦超在追击敌人的时候阵亡了。柴荣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大吃了一惊。
忻口这个地方非常有名,抗日战争期间爆发过忻口战役。这个地地势比较复杂,两山夹一河,龙头山和金山中间夹的是滹沱河,是代州和忻州的重要连接点。双方交战,如果谁先占了忻口谁就控制了交通要道。符彦卿他们来到忻州的时候,正遇上郑处谦被杀,桑珪和解文遇两个人出城来迎接符彦卿,符彦卿现在也搞不清状况,到底这俩怎么想的,为什么杀郑处谦,都不知道,所以很小心,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一直等到李筠和张永德带兵到了,他才稍微安心了点。辽兵也时不时地来到城下骚扰,符彦卿就决定,开城出击,于是他和众将打开城门,列好了阵型,就等着敌兵前来厮杀。
不久敌人的骑兵果然来了,三三两两的,好像一盘散沙一般,周军的前锋大将史彦超自恃骁勇,哪儿把这些人放在眼里,立刻拍马而出,杀奔前去,当时跟随在他身边的只有二十多人,敌人的骑兵略微招架了一下,就四散逃走了,史彦超不知道这是人家的计策,驱马追赶,杀的兴高采烈,不肯回头。
符彦卿就担心史彦超有什么闪失,赶快让李筠带兵去接应。李筠走得慢,史彦超走得快,李筠追了一程,只见前面都是山谷,竹子树木生长的很茂盛,山崖沟壑纵横,他一看这地形这么险恶,就派出士兵们四面打探,结果也并没有看见史彦超的影子,也没看到有什么辽兵。李筠心里已经开始有不好的预感了,觉得史彦超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他下令让大伙仔细搜寻,小心前进。
突然之间,就听几声胡哨,深谷中涌出大队的辽兵,当先一员大将,生得眼似铜铃,面似锅底,手执一柄大杆刀,高声喝道:“杀不尽的蛮子,快来受死!”李筠心里一慌,也顾不上史彦超了,赶紧收军后撤,回马而走。说时迟,那时快,那些番兵番将转眼已经杀到了身后,把周军冲了个七零八落。李筠无暇后顾,连回头看一眼的功夫都没有,手下的士卒也不管了,只顾自己逃命,一口气跑回了大营。人家番将哪里肯放过他,催马追来,幸亏符彦卿出兵把敌将挡住,放过李筠,和番将大战了一场,双方互有死伤。
渐渐地夕阳西下,人家番将收兵走了,符彦卿也收军回到城中,这一次开仗,后周损失了一员大将史彦超,跟着史彦超追杀辽兵的二十多人一个也没有逃回来。就连李筠的麾下,也是十死七八,伤亡惨重。符彦卿长叹一声,说:“我原本就说不如撤军,偏偏皇上不答应,现在损兵折将,这可如何是好!”随后他就命令侦骑连夜出营,搜寻史彦超的下落。第二天早晨得到了消息,说是史彦超被辽兵引到了山里,无法脱身,他虽然杀死了很多辽兵,但是自己最后也是力竭身亡。符彦卿忍不住掉下泪来,让随员写好奏章,说明情况,自请处分。并且请求皇帝班师回朝吧。
柴荣看了符彦卿的奏章,同样也很悲伤,说:“可惜可惜!丧我猛将,罪在朕躬!”于是追赠史彦超为太师,命令符彦卿一定要找到他的遗骸,然后返回御营。
柴荣这趟出兵本来是打算吞并北汉的,所以天天征兵催饷,东自怀州孟州,西到蒲州陕州,所有的壮丁骡马全部都被军队征用了。老百姓被战争搞得疲敝不堪,再加上老是下大雨,军中又开始流行起了瘟疫,所以柴荣现在也有了撤兵的想法,加上史彦超战死,于是下决心班师。史彦超要是不死,柴荣还不甘心,还不打算撤兵,还在那犹犹豫豫,史彦超帮他下了决心。
在此之前,北汉的使臣王得中,他不是去向辽国皇帝求救兵去了吗,然后回来的路上被周军所阻隔,路断了,无法回到晋阳去,所以就暂时留在了代州,桑珪杀了郑处谦以后,把王得中也抓住送到了周营,柴荣让人给他解开绑绳,赐给他酒食,和颜悦色地问他:“你去向辽国求援,辽兵何时到来呢?”王得中说:“臣受汉主的命令,送杨衮回去,其他的我都不知道。”柴荣冷笑一声,说:“你可不要骗朕。”王得中说不敢。柴荣让他退到后帐,吩咐手下好好盘问。这些将校们就跟王得中说:“我们皇帝优待你,对你不薄,你要是不说实话,一旦辽兵来了,你还想活命吗?”王得中叹了口气。说:“我吃的是人家刘家的俸禄,理应为刘氏尽忠!何况我还有老母亲在围城之中,还得靠人家刘家照顾呢。我要是告诉你们实情,不光害了我老母,而且还误了我的皇上,国家亡了,家也就亡了,我怎么忍心一个人活着呢?我宁可杀身取义,保我国家,我虽死也瞑目了!”现在柴荣决定撤兵了,心里对王得中很生气,就是你勾引来的辽兵,害死了我的大将史彦超,行吧,你去给史彦超陪葬吧,就派人去把王得中勒死了。
王得中是个小人物,只是刘崇身边一个参谋人员,可是辽国军队调动的情报很重要,所以柴荣本来不想杀他,希望他能把辽军的情况说清楚,可是王得中很忠心,宁死不说,柴荣很生气,又把史彦超之死也归罪于他,最后还是下令把他给勒死了,不过给他留了个全尸,这在当时也算是比较仁慈了。
符彦卿等人从忻州回来,面见皇帝,说史彦超的遗骸已经找不到了。不得已只好搞了个招魂仪式,把他平时穿的衣冠放在棺木之中,让士兵们抬回来了。柴荣也只好付诸一叹。出营亲自祭奠了一番,然后命令军士们收拾行装,即日班师。同州节度使药元福面奏皇帝,说:“进军容易退军难,陛下要慎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