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总是最黑、最冷的。
燕王起兵的名号是铲除朝中的奸佞,朱棣嘴中最大的三名奸臣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
拿下京师后,朱棣首先做的就是缉拿《奸臣榜》上的各大“奸臣”。
此时,黄子澄和齐泰都不在京师,方孝孺已经被抓入大牢。
得知朱棣拿下京师,黄子澄与苏州知府姚善等人谋划举兵反抗燕军。
但黄子澄尚未举兵,被人告发了。
燕王朱棣派人将黄子澄等人抓拿入京,其亲友与党羽全部抓拿。
郑海坐镇锦衣卫,从锦衣卫手里获得了黄子澄与齐泰被捕的消息。
看着手上密报抄录的信息,郑海微微一笑。
齐泰,是《奸臣榜》上的第二大奸臣,被抓的经过有些戏剧性。
燕王在各地发布绑定,重金悬赏捉拿齐泰。
榜上的告示写着:“齐泰,原兵部尚书,现为朝廷钦犯。若有人捉到此人,为首者官升三级,从者升两级,赏银百两……此人骑白马,另附画像……”
看了榜上的告示,齐泰松了一口气。
因为画像与乔装打扮的他差别很大,但有一点他忘了伪装了,那就是他骑的白马。
为了隐匿行踪,齐泰用墨水将自己骑的白马染黑。
白马变黑马,这样他与通缉告示上写的就完全不同了。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最终还是栽在了白马上。
有一天,齐泰骑着染黑的白马,一路狂奔,摆脱了官兵的搜捕,住进一个客栈里。
店小二牵着齐泰的马,到后院喂草料。
无意中,店小二发现,这黑马竟在滴墨水。
这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原来,长途奔跑后,马儿出了汗,这汗水与身上染的墨一混合就露馅了。
好奇的店小二一桶水淋上去,黑马又变成了白马。
“齐尚书骑的,不就是白马吗?”
就这样,齐泰被人举报了,被捉拿,送进京师。
放下锦衣卫的秘密抄报,摇摇头,呵呵一笑,郑海走进北镇抚司大牢。
北镇抚司大牢臭名远扬,这座大牢是锦衣卫秘密关押特殊犯人的地方。
像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样特殊的犯人,并没有关在刑部大牢。
毕竟,他们曾经都是朝廷重臣,有可能在刑部安插他们的人。
除了黄子澄等人,在北镇抚司大牢中,还有一位比较特殊的犯人,燕王的大舅子——徐辉祖。
大牢里的各大“奸臣”中,郑海允许“黑白无常”两牢头上一些手段。
唯独对徐辉祖,他要求两牢头要客客气气的,不能得罪。
“郑兄弟,你放心,兄弟我,心里有数!”
一个矮个子牢头拍着胸脯保证。
这矮个子牢头难得主动还说话,郑海满意地点头:“嗯,那就好!”
这矮个子马常便是北镇抚司的“黑无常”。
他的脸又长又黑,平时不怎么爱说话。
或许是见到了老熟人郑海,他主动开口说话,还一脸笑容。
马常直接越过大牢中的狱卒,亲自给郑海打开牢门,客客气气地领着郑海往里面走。
“白胖子,快来看看,这是谁来了!”
马常一边往里走,一边冲着牢里喊。
“哎呦!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黑长脸,你这哑巴都能唱出曲儿来了?”
牢房深处,传来一粗嗓门。
听着两人的对话,郑海一阵头皮发麻。
白胖子?黑长脸?
要是哪个犯人敢这么叫这哥俩,那肯定会生不如死、死无全尸!
这“白胖子”也是郑海的老熟人,全名叫白鸿飞,是另一个牢头。
比起“白鸿飞”文艺而不为人知的名字,他的外号更响亮,那就是“白无常”。
在北镇抚司大牢里,这黑白无常两牢头是有名的屠夫,是令囚犯闻风丧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