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愿得一知心人
郑培雅数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少日子没有出门了,打从记事起就好像一直待在房间里,连房门都很少出去。
如今坐在马车里,看着外面的一切,她觉得哪哪都是新奇的。
挑着扁担的老汉很新奇,拿着糖葫芦一边跑一边闹的孩子很新奇,还有推着独轮车的壮年,相伴逛首饰铺的姑娘,更有风吹起的铃铛,阳光照射的琉璃瓦······她怎么看都看不够。
坐在一旁的尚书夫人,看着自己的女儿宛如幼儿一般好奇的看着马车外面的世界,她是又心酸又难受。
就算是大家闺秀,其他人家的姑娘也没有像她女儿这般,困的犹如笼中鸟一样。
“雅儿,不要看了,再看会累着眼睛的,你躺在母亲腿上休息一会,等到了皇觉寺,母亲再喊你。”
“母亲,您就让女儿再多看看吧!等到下一次还不知是什么时候呢!”
郑培雅不舍得收回视线,依然趴在车窗那里朝外张望着。
“夫人,小姐愿意看就让她看,看到没看过的景说不定心情就舒畅了。”
小丫鬟一面给郑培雅披了件衣裳,一面也劝说尚书夫人宽心。
瞧见自己女儿确实精神了不少,脸上还难得的带上了笑,尚书夫人也就不再强迫她了。
从京城到城外皇觉寺需要一个多时辰的时间,这一路上郑培雅几乎没眨眼,一直到了山脚下,马车停下来,她才算是撤回身子坐好,不过那唇角始终都是往上扬着的,可见真的很愉悦。
“雅儿,咱们下车吧!”
尚书夫人拿来一顶纱帽给她戴上,然后牵着她的手下了马车。
车外人声鼎沸,都是听说大师讲经慕名而来的。
看着这么多的人,尚书夫人又不免担忧起来,上山的路是人挨人,而且寺庙还在半山腰,要爬近千石阶上去,她女儿这娇弱的身子肯定受不了,左右看了看,有抬轿子的脚夫,便招呼了两顶过来。
不少达官贵人都是坐着轿子上山的,所以郑培雅跟她母亲也不算是特殊。
约一炷香后,她们抵达了皇觉寺前面的空地,正对着寺庙门的前方,有个长长方方的大鼎,里面插满了燃着的香烛,香烟袅袅,令人心神安宁。
尚书夫人也赶紧买来两炷香,一柱给女儿,一柱给自己,点然后来到鼎前,虔诚跪拜。
“求佛祖保佑女儿身体康健,老爷仕途顺利,全家平平安安······”
而郑培雅拿着这柱香却不知道自己该向佛祖求什么,她自小逆来顺受,父亲让做什么,她便做什么,不让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像个提线木偶从来没有自己的思想。
她茫然的左右环顾了一番,视线就定格在一对恩爱的小夫妻身上,那两人应该才新婚没多久,因为女子还穿着一身大红衣,两人相携着买了香烛,然后走过来跪拜,虽声音微弱,但所求之事还是被她听了去。
女子为夫君所求,男子为娘子祈愿,两人最后还拜了佛祖,求儿女双全。
跪拜完之后,将香烛插进鼎里,两人相视一笑,一个羞涩,一个温柔,真的是羡煞旁人。
郑培雅收回羡慕的目光,看向香烟袅袅后面庄严的皇觉寺,她沉下眼眸,跪了下去。
“佛祖在上,小女此生别无所求,只求父母安康,小女能得一知心人······”
心里低语一番之后,她深深的扣了一个头,而后将香烛插进了鼎里,而尚书夫人已经在一旁等着她了,见她起身,忙过去跟小丫鬟一起扶着,还不忘问上一句。
“雅儿,向佛祖许了什么愿?”
“没什么,就是希望母亲跟父亲能长命百岁。”
她没有撒谎,只是没有说全而已。
尚书夫人也没有怀疑,笑着看她。
“我们雅儿就是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