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拥军用于海棠最能理解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照你这么说,既然提升不大,那为什么要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
于海棠被陈拥军的话噎住了,不过很快又找到了突破口。
“提升不大,不是没有提升,打个比方,以前一亩地产小麦两百斤,你的积极性高了,现在每亩多了10斤的产量。”
“十斤对于两百斤的基数来说,提升的不是很多,可咱们国家大约是十八亿亩左右,每亩多10斤,十八亿亩就是多了180亿斤,这些粮食可以多养活很多的人口。”
“相当于每人每年多了三十多斤的口粮,每个月可以多三斤。”
陈拥军直接用数据说话,将她所谓的提升不大,换算成数字,就变得十分可观了。
“难道就没有办法,迅速的提高粮食的产量么?”
于莉见自己妹妹说不过陈拥军,果断的插嘴。
“迅速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当然有,使用化肥就可以迅速的提高粮食的产量。”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好像看过一篇文章,西方使用化肥的国家,小麦亩产可以达到400到500斤。”
“相当于是咱们国家的两倍,如果咱们国家的亩产可以达到这个数字,不但会出现粮食紧缺的问题。还会有很多的富余,也就是说农民不需要种植那么多的粮食,可以腾出很大一部分种植一些经济作物。”
“同样的,粮食有了富余,畜牧业、养殖业,也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除了化肥之外,就是积极培育高产的种子,也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当然,这些问题,我能够想到,上面的领导们自然也能够想得到。”
“因此我想,在提高化肥产量和培育优良种子两方面下功夫,我们国家的产量会不断的提升。”
“不过这种提升是逐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陈拥军回答了于莉的话,同时也对自己的话,做了总结。
“现在看来,我想开饭馆,还是得几年才行。”
听完了陈拥军的话,于莉也做了个总结。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了四合院门口。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平时你小嘴叭叭的这么能说,真遇到能说了还是不行吧。”
于海棠和于莉进了她家,于莉便笑着说道。
“我只是准备的不充分而已,咱们国家之前那么困难,都能上马那么多大型企业,真要是上马化肥企业也不是难事。”
“他能想到的问题,上面能想不到,认识到化肥的重要性,国家肯定会快速的发展化肥企业!”
于海棠可不愿意认输,嘴硬了一句之后,立刻找到了驳斥陈拥军观点的说辞。
“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什么行业都是要循序渐进发展的,就算国家要发展化肥企业,也要研究立项,再选址,生产相关的设备,培养相关的技术工人,等工厂建好,企业开始生产,再提高产量,这都需要一个过程。”
和从事广播宣传工作的于海棠不同,于莉知道一个企业从无到有需要多么麻烦。
“哼,你相信他,不相信我,那咱们就走着瞧!不和你说了,我去看看何雨水在家没有。”
于海棠一时无话可说,果断的开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