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来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我这的确是有些多想了。不过前两年国外卫星发射升空,让我有了新的想法,既然卫星可以向地面传送数据,那么卫星也可以作为数据的中转站。”
“比如咱们两人通话,我手里拿着一个步话机,我的声音并不是直接传送给您,而是传送给了卫星,卫星再传送给您。”
“还有步话机的信号距离短,是因为通讯电波波长问题,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加强信号传输,同时在各地都建设信号中专站。”
“这样的话,步话机的信号经过一个个的中转站,可以传送到很远的距离。”
陈拥军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你的这个想法确实很不错,咱们国家研制卫星除了展示国力之外,也有实际性的考量。比如从高空检测云层的变动,对天气做出预测。”
“再比如安装了一些摄像机,可以检测一些地面情况,这些都是处于实际方面的考量。你说的通讯自然也在其中之列,只不过传输的不是通话,而是广播电台的节目。”
刘伯伯随手在笔记上记录着,还说出了现在国家关于卫星的考虑。
“其实除了这些作用,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确定位置,我们发射很多卫星,检测范围覆盖国土全境。”
“这些卫星可以为地面接受装置提供确定位置的作用,这样一来,就是想迷路也不容易。”
“结合您刚才说的导弹,在导弹上安装接受装置,也可以为导弹提供目的地的准确方位,实现精准打击。”
陈拥军接着说出了定位导航的作用。
“这个想法比刚才那个更加有意义,只是不知道需要多个卫星,需要咨询有关的专家。”
“你还有什么想法,继续说说。”
刘伯伯听到定位导航的作用,不由的眼睛一亮,对于他来说,民用方面的应用,远不如军事方面应用更吸引他。
“还有就是关于计算机,既然电视机可以收看电视节目,说明不管是声音还是影像都可以转化成为信号。”
“那么计算机是不是可以对这些信号进行加工,如果可以加工,把很多计算机通过线路链接到一起,形成一个网络,就算是一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不够,是不是计算机的数量上去了,由量变发生质变。”
“甚至到那个时候,电话都不需要,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通话,甚至两个人通过摄像设备,能够看到对方。”
“既然声音和影像可以互通,那么文字、图片自然也可以,学生就算不去学校,也能学习知识。”
“除了这个功能之外,我觉得最大的功能就是知识的传播,我们可以让一台计算机查看另外一台计算机上存储的内容。”
“如果有一台专门的计算机,可以让其他的计算机进行查看,这不就相当于人人可以查看的图书馆。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写的书籍,放到这个图书馆。”
“一旦计算机普及开来,咱们国家好几亿人口,迸发出来的智慧集合远超其他国家。”
说完了卫星,陈拥军接着说起了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