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拥军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育种工作,国家一直在做,至于肥料也在努力,只是你也知道,咱们国家和一些工业大国的关系很紧张,想进口也不太容易。”
说到这里,刘伯伯也有些无奈,工业发展可没有那么简单,需要一步步的来。
“是啊,这的确不容易,不过我想事情应该也会有转机,现在北方大国越来越呈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咱们与一些国家的关系也有了缓和的余地。”
“对了,国家有没有考虑过引进外资?”
陈拥军知道这种缓和不可能马上就出现,得等到我们入常之后,才会慢慢的有缺口,接着他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开口问道。
“引进外资?”
听了这话,刘伯伯微微一愣。
“咱们国家自从明清以来一直都有人下南洋,不少人在国外都赚了钱。抗战的时候,许多华侨踊跃捐钱、捐物资,咱们可以鼓励华人华侨回国创办企业。”
“咱们北方的邻居在慈父上台之前,新经济政策下,不也有不少人外资企业么。”
“还有咱们国家,现在也不是完全的国有制吧,比如我们轧钢厂实际上还有不少私人股东,这样公私合营的企业还有不少,这些股东现在只是在吃利息,有了钱也不敢拿出来。”
“就像之前的娄家,钱都放起来,自己心里也不踏实,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继续进行公私合营呢。”
“咱们国家只需要占据一定的股份,让他们分红不就可以了。”
“不瞒您说,之前娄兴业请我吃过一顿饭,说是对我表达感谢,也在探我的口风,国家会不会在工业方面放宽一定的政策。”
“其实我觉的,在国家掌握重要部门的情况下,允许私有制的存在,也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只要他们奉公守法,按照国家的政策经营,让他们开办企业也没有什么吧。”
陈拥军点了点头,然后说起了引进外资以及公有制体制下私有制的事情。
“这怎么能一样呢,咱们国有企业除了生产之外,还负担员工的医疗、教育等等方面的责任,私人企业能承担这个责任么?”
刘伯伯觉得陈拥军有点异想天开。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让他们承担,比如医疗,可以让私人企业为每个员工缴纳一部分的医疗保证金,教育方面同样如此,让他们缴纳一部分的教育金,至于养老也可以缴纳养老保证金。”
“这部分保证金缴纳给国家的相关的部门,对于私人企业的员工按照国有企业一样对待。”
“节假日该放假的放假,不放假的给予双倍或者三倍的工资补贴。”
“咱们国家现在物资短缺,他们也不愁赚不到钱,至于他们生产的产品,只要产品质量过关,由国家统一收购销售。”
陈拥军用保证金的概念取代了后世的保险,然后在现行体制下,给出了两种允许私人参与工业运营的方式。
当然保险出现的其实比较早,只是国内现在完全没有流行。
“你的这个说法很新颖,仔细跟我说说。”
刘伯伯听完了陈拥军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又拿出了他的小本本。
等刘伯母叫他们吃饭的时候,两个人还在对私人企业的一些事情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