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礼祥盯着那个标志,心里暗骂了一句,自年初开始,范家的产品,都会打上这个标志,说是能与其它家的区别开来,不知工匠也这么缺心眼,连这批东西也打上。
这次行程突如其来,大家都没准备好,范礼祥只能把刚送到蓟镇的样品,先用上。
看着他不说话,朱厚照看到他的鞋子上,也有一个一样的标志,心里已经明了。
朱厚照眉头一皱,转身走到边上,写了几张纸条,交给依拉勒,说道,“分出十五人,马停人不停,送到江彬,钱宁,魏英手上!”
范礼祥在那边,听到那年轻将领说起几个名字,偷偷抬起头来,这才发现谷地已经被骑兵占满,数量至少有两千骑之多。
边军有那个统领有这么多精锐骑兵?而且全身披甲,他们肯定不是边军。
自土木堡事件之后,明朝损失了五十万兵力,其中骑兵更是损失惨重。
朱厚照登基后,大力发展军事,花钱如流水,也才弄出将近一万的骑兵,分散到九边,还有京城等重地,一个地方都不够一千。
当初朱厚照刚来的时候,还以为大明至少有十万骑兵。后来才发现被误导,前世动不动就听到蒙古几十万骑兵,以为是个人骑上马,就算骑兵,那是在草原上,在中原可不是这么回事。
一个骑兵一般要配三匹马,因为马的长途耐力和负重不好,除了要载人,还要带载补给、装甲,到地后,保证战斗力。
如果马少了,根本无法保证骑兵的最大优势,就是机动性。
朱厚照这次带出来,一骑只是配两马,属于一穷二白的配置。
山路难行,大部分人只是把装备放在马上,并不骑,只有朱厚照几个人,才带多了几匹,当负重用。
真正能上战场的马,养起来实在太贵了。
明代养一匹马的饲料标准是日支料三升、草一束,这个是正常的马饭量。
战马一天吃粮食加草料差不多是二十斤,还得吃盐,三匹一天是六十斤,一年是超两万斤,一年就得花费上千两银子。
战马需要广阔的草场活动和训练的,还有骑兵的装备开支,属兵等等。
一万骑兵就花了将近二百万两银子,要知道大明一年收入才多少,每次想起来,朱厚照心头直滴血。
范礼祥心里隐约有个想法,但感觉实在可能性不大,一直不想承认。
直听到年轻将领随口称呼江彬等人,又有这么多骑兵,年纪对得上的,大明天下,只能有一人。
他不由两脚颤抖,脸色发白,没想到正常的一次出关,却走上了断头路。
心里天人交战,瘫倒在地上,伸手在贴身的兜里,犹豫了好几次。
想起当年在法场看到的凌迟,又想起了范家的家法,到哪里都是一个死字,还不如痛快点。
最终,还是悄悄把带着自己身边十多年的小丸子,放到了自己口中。
范礼祥死前怎么都想不清楚,为什么大明皇帝会出现这里!
为什么,要赶那么快路,稍晚一天,事情就不一样!
在正确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上情意相投的人,那叫幸福,反之,是灾难。
等到朱厚照交代完事回来,范礼祥已经在地上缩成一团,巴雅尔一脚踢上去,才发现他已经死去。
巴雅尔气得抽出刀来,朱厚照阻止了他,人都死了,无须做这种事。
这个时代没有化学工业,毒药怎么这么厉害,朱厚照想起刚醒时的苏进,也是没一会就死亡,几千年的积累下来的东西,真的是不能让人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