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122.诈降计
但是,为接应史明镜的几万兵力,司马昭仍然点兵派将,要冲击陆豫大营。
不过,吕扬恰到好处的率部而来,烟尘滚滚,喊杀声震天。
吕扬放过史明镜残部。
相距数里之后,吕扬又率千余铁骑追杀而来,以助陆豫虚张声势。
战马驰骋,又是扬尘而起。
史明镜率残部回到豫州城下司马氏大军中军帐前,史明镜喝令残部候命。
他自己跑向中军大帐去见司马昭。
他禀报打了大败仗的原因。
司马昭让史明镜先跪着。
他率麾下文武群臣登上中军木制高塔观望。
他们看到“吕”字大旗,想起了之前平诸葛诞之时,那个身披兽头黄金甲的舞戟冲阵之悍将。
他们均是窃窃私语,莫非又是那人来了?
司马孚紧急献策:“现在看来,那小子就是吕布后人,不然,哪有此勇?史明初十万大军,岂会失败?此时曹军士气正盛,我当避之。以吕氏之勇,我等再遣将出战无益,自损大将而已。”
钟会建言:“丞相,长乐公乃久经战阵之人,观人察事,入木三分,与曹军之战,若无三五年功夫,获胜不能,千万别自损大将。”
司马昭气得七孔生烟,但是,忠言良药。
他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史明初率残部逛逃而回。
司马昭率众从木制高塔下来。
史明镜刚刚直起身子,见状又跪在司马昭面前,抱拳拱手说:“丞相,追杀末将那厮是吕扬,三姓家奴吕布后人,也是之前在平诸葛诞之乱时冲击我中军大营的那厮。
此厮勇猛无敌,末将兄弟皆为此厮所斩。请丞相避之锋锐,以后再战。”
敌情重要,他得提醒司马昭。
司马昭却怒不可遏,当即拔剑,怒吼一声:“史明镜,你这败兵之将,还有何面目回见本相?为何败后还要在此妖言惑众?哼!”
他一剑削飞了史明镜的头颅,喝令左右将史明镜人头悬挂中军辕门外。
以此警示众将英勇杀敌,战败必惩。
原本,司马昭让史明镜集结十万兵马,集中优势兵力,首战必胜,大谷关必夺,犹如断曹髦一指。然后,他再令史明镜以乘胜军威,勇夺其他拱卫洛阳的关隘。
没想到史明镜尚未开战,十万兵马便被早有预料的曹髦麾下勇将击溃。
拱卫洛阳的八关中的任何一关也没夺来。
司马昭的肺都气炸了,焉能不斩史明镜?
现在,陆豫“大军”一到豫州外围,司马昭想派将率兵去夺洛城外八关,已经不现实了。
因为吕扬之勇,在司马大军中已经传开。
吕扬也已率部“进驻”陆豫“大军”。
其实,此时的吕扬及其所部骑兵,乃是曹髦手中的机动兵力。
司马大军之中竟然无人敢主动请战出战,生怕被吕扬的方天画戟上的月牙刀削了脑袋。
想想史明镜、史明初、史明胜兄弟之勇,尚不是吕扬对手,谁又敢主动去找吕扬送死?
……
唉!速度!速度!
我军速度怎么就慢了许多了呢?
怎么曹髦小儿那边速度就那么快呢?
司马昭斩了史明镜之后,又长嘘短叹,甚是懊恼。
等他唉声叹气一会,众文武才敢靠前过来。
高柔抱拳拱手说:“丞相,太平年代,洛城外八关虽然也很重要,但是,驻军不多,每关约五千兵马。所以,曹髦小儿现在洛城,也就掌控着三千飞虎军,三千禁军,三千治安军。
陆豫老儿现在率部而来,号称二十万大军,可见张传所部已经随陆老儿出征了。
洛城近乎一座空城,虽有八关拱卫,但兵力严重不足。
我等只要出其不意,夺洛城,斩曹髦,也如同小屁孩玩泥巴一样。”
司马昭眼神一亮,望向高柔,并向高柔招招手,示意他近前来说。
高柔会意,走近前来,附耳低声献计如此如此。
司马昭频频点头,随即挥手吩咐众文武退下。
他随即提笔疾书,召来亲信心腹将领司马锐,将书信递与司马锐后,又低声吩咐如此如此。
司马锐随即应令而去。
……
此时,因为陈泰已经挂印封金,身在雍州的邓艾,接过了都督大印,大权在握。
他从司马锐手中接到司马昭的信,便极速提取本部兵马十万,反而决定回归洛阳,表态忠君护主,站到曹髦身边。他先派邓忠单人独骑奔至函谷关前,高喊着求见曹龙。
曹龙知其勇冠三军,不可力敌,便喝令众将士张弓搭箭。
邓忠只得将一纸书信捆在箭上,飞箭入关。
曹龙拔箭,取出书信阅看,对邓艾书信甚是震憾。
他不敢作主,命人携此书信,飞马奔入洛阳城中,向曹髦禀报情况。
此书信是邓艾写给曹髦的。
邓艾在书信里向曹髦大表忠心,大骂司马昭篡魏自立,不得好死。
曹髦阅看后,提笔御批:“准邓忠过关,并由典刚护送至京城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