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华屁颠屁颠的去棺材铺,买了几十根大木材扛过来,笑嘻嘻地去找李淳罡,李淳罡当然没给他好脸色,又是一通臭骂,好在最后听说能赚几十万两银子,便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李淳罡倒也没有糊弄事,他果然以自己的剑意劈出上万柄木剑,看着这些木剑,他面色凝重心里悠悠一叹:“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当年那个折断我木牛马的后生有多强,万一我时运不济,倒在他的手下,这些木剑也好将老夫的剑法传承下去,但要想从这些剑痕里领悟出剑法来,所需要的天赋,至少是姜泥那个级别,也不怕埋没了我的传承。”
弄好木剑后,温华屁颠屁颠的跑到城门口去卖剑,徐凤年冲他喊道:“华子,贩剑的买卖,你们师徒如何分账啊?”
温华哈哈大笑:“当然是三七分成了!”
看他笑得比吃了蜜蜂屎还要开心,徐凤年打趣道:“怎么才七成啊?你又出工又出力的,李老头坐享其成,怎么还分了三成去?”
温华的笑容卡在了脸上,无奈道:“你在想屁吃,七成那是人家的!若不是打着着师傅的名头,用了他刻上剑意的木剑,只有傻瓜才会买一千两银子一把的剑。”
徐凤年惊讶道:“不是说一百两一把吗,怎么涨价到一千两了?”
温华得意笑道:“那是假玩意儿的价格,这些木件可都是真家伙,我师傅真在里面留下了他的剑意!你就说值不值这个价格吧。”
徐凤年感叹道:“李前辈好大的手笔,好博大的胸怀!”
这一句倒不是在谄媚讨好,而是发自内腑的赞美。
试问这天下如此多的强者,有谁愿意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送人?更别说李淳罡这种剑道直追五百年前吕祖的绝世剑仙了,他的传承岂止价值万金!
一千两银子一柄木剑,估计都会让别人抢破头颅。
“好,你去卖吧,等你发了财,我可就要靠着你混了。”徐凤年摆摆手,揶揄地笑道,不耽误温华贩剑。
正午时分,李淳罡调整好状态,突然背着手,就这么向武帝城楼走去,徐凤年等人见状赶忙跟上。
那武帝城楼上,有好几层,每一层都有接近一品的武奴守门,武帝城的武奴共计有十二人,皆是早些年败给王仙芝后,心甘情愿留下来做奴隶驱使的江湖高手,有剑修四名,刀客三名,枪法宗师一位,练拳的好手两人,竟然还有偏修琴师的一人,以棋入武道的棋手一位。
昨夜李淳罡下的那一声战书,也引起了武帝城的重视,不用王仙芝交代,武奴们就自发的前来守门,总共有六位武奴守在城楼下,目光定格在那白衣俊逸的世子爷身上,他们的目标很是明确,便是要阻拦这位离阳唯一异姓王的世子上武帝城楼。
至于李淳罡,他们下意识忽略了,略带敬畏地抱拳行礼,让李淳罡过去。
人的名,树的影,他们这些武奴混迹江湖那么多年,哪能没听过李淳罡的威名事迹?甚至那四名剑客,更是李淳罡的死忠铁粉,多少江湖侠客拿起剑的初衷,便是存着模仿学习这位李剑神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