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朝天宫大门缓缓关上,赵惇的声音从门缝里面传出来,张巨鹿拱手称是,一脸落魄地走在雨中,向宫门外走去,背影显得十分苍凉。
世人皆知这位张首辅生活奢靡,就是为了给寒门士子树立一个目标,只要努力,什么都能得到,他确实给天下寒门开启了一丝上进之门,但在世家门阀的挤压之下,这一扇门里的光明终究太小了。
跟北凉世子的铁血手段相比,他也不过是为离阳治了苔藓之疾,并不能医治内腑,彻底盘活离阳这个风雨飘摇的宫殿。
“天下,终将归于北凉,真想去广陵亲自看看啊。”走出阴沉高大的皇宫,张巨鹿抬头咽下一丝苦涩的雨水,无奈地摇了摇头。
赵惇所言确实没错,离阳之疾不在外面,就在这皇城里,就在皇宫之中,守旧不敢触碰官僚大族利益的皇帝,终究也只是世家的傀儡,任凭其如何改朝换代,坐庄的都是世家推出来的傀儡罢了。
第二日,皇城内便接连出了两道震惊天下的圣旨,引发人心浮动,天下震撼。
第一道圣旨,离阳赵惇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打破了立储以长以嫡的皇室传统,立皇四子赵篆为太子,总管朝堂皇宫一切事物,让夺嫡之争仿佛落下了帷幕,朝廷内外议论纷纷,有人叹息,有人赶紧巴结赵篆,也有人整日睡不着,梦里也会惊醒摸自己的脖子,看看脑袋还有没有在头上。
若是第一道圣旨还能让许多人有心理准备的话,第二道圣旨就非常之离谱了,简直让所有人猝不及防,整个天下一片哗然。
第二道圣旨,朝廷居然将广陵暂时划给北凉管辖,并且还悬而未决的北凉王世袭罔替的决定,也被皇帝应允,这就意味着只要不出意外,北凉的王位将会一直流传下去,成为一个国中之国,北凉世子的身份瞬间水涨船高,跟太子爷不遑多让。
而且连富饶的广陵都归于北凉,这就更加促进了北凉的繁荣,此时的北凉若是抛却外部因素,已经成为了可以跟离阳比肩的国家。
让所有藩王感到震撼的是,被徐凤年斩掉头颅的广陵王赵毅,居然在圣旨里面成了吃里扒外意图叛国的小人,徐凤年杀之不仅没有过错,反而还得到了圣旨嘉奖。
这就让赵姓藩王们非常蛋疼了,若说别人叛乱他们还有点儿相信,赵毅可是跟赵惇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当初赵惇上位,离不开赵毅的帮忙相助,赵毅在富饶的广陵当土皇帝作威作福,除了没有当皇帝以外,他已经跟皇帝差不多了,还有什么造反的理由?
我造我的反?开什么玩笑,三岁小孩都不相信的理由,居然就这么堂而皇之写在圣旨上,惊爆一地的眼珠子。
拿到圣旨的藩王们,一时间人人自危,特别是那些距离北凉和广陵近的藩王,更是神色严峻,匆忙调拨大军驻防在广陵北凉边界,生怕不知何时自己也落得一个“通敌叛国”,被北凉刀砍下脑袋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