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正一盟主,八百里营(4k)
玉龙历1678年。
玉龙观以观主过寿为名,派遣六路使者,往六宗山门大肆收受贺礼。
六宗高层迫于玉龙观往日威势,咬牙将各种天材地宝送去了玉龙山,以庆玉龙观主寿辰。
次年。
玉龙观又以玉龙江灵脉波动为由,再次派遣六路使者,前往六宗山门索要修缮资金。
六宗高层敢怒不敢言,一番协商后,一个个装满灵矿、灵石的储物袋被送往了玉龙山上。
第三年。
玉龙观又又以道统传承的借口,派遣使者逼迫六宗将每年新收录的弟子,择其优者送往玉龙观修行。
灵石、灵材尚可以忍耐。
弟子收录却是每一家宗门的根本,如果整个道场修行天赋最出众的弟子都送去了玉龙山,不出数十年六宗便会青黄不接。
再加上玉龙观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
同年。
羽化山有宗师曰“云雨”,振臂一呼,携六宗之众,共伐无道!
玉龙历1680年,六宗共讨玉龙观联盟正式成立,六宗共尊羽化山云雨宗师为其魁首,调遣各方,统筹大局。
敕曰“正一盟”,意作——
讨无道,正法统。
重整纲常,一匡社稷!
法统、纲常、社稷都是虚无缥缈之物。
在孙平与其他五宗高层商讨的时候,他们彼此划分的其实是天龙世界错综繁多的灵脉资源。
比如玉龙山,孙平便欣然允诺给了大江帮作为其未来总舵。
孙平表现得分外大气,基本上能让的利益统统让给了其他五宗,五宗之间若有嫌隙,也都尽量缓和。
也正因此,其他五家宗门的高层才愿意共推孙平作为正一盟主。
玉龙历1681年。
六宗点齐宗师、弟子以及门下精锐士卒,一并沿玉龙江北上进军。
……
同年。
玉龙山脚。
唐倪、龚漓、木魁三人聚到了一块。
唐倪身着一袭黝黑长袍,抱怨道:“天渊海的孙道友倒也稀奇,我族兄与我说他行事谨慎,没曾想一声不吭竟整出了这般大事。”
龚漓一袭赤色长裙,也是面露讶色。
“我家族姐也如此说他,万万不曾想到他居然能撺掇道场诸宗一并讨伐玉龙观。”
木魁道人不假颜色,只催促道:“你们两个也别废话了,赶紧找找入口,孙道友能够挣取到的时间不多,你我都清楚六宗行事不管如何,最终不过是个兵败下场。”
“龚道友,你勿要诓我,事情不论成败与否,事后记得将符宝借我使使!”
龚漓笑道:“木魁道友放心,若是那符宝灵机尚存,妾身必将其允你一使。”
木魁点头。
三人各自分工,在玉龙山脉四周进行地毯式搜索。
按照前人留下的线索,玉蛟龙应该栖息在玉龙灵脉深处,但整个灵脉就像一处天然矿脉,本身并没有入口。
只是修士在上头利用阵法摄取其中的灵气。
修士们的手段也不止阵法一道。
比如天符山那几任监察使,便在玉龙山脉某处地方留了一道通往灵脉深处的入口。
可惜飞云道人马失前蹄,致使天符山一脉不复担任监察使之职,那处灵脉入口也就自此失去了踪迹。
本来四方监察使就是彼此掌握一些资源,而后进行资源的互换,以达成在道场取利的目标。
孙平可不是天符山弟子。
他来了道场以后,也至多接管一部分飞云道人留下来的表面资产。
其中并不包括灵脉入口这等辛秘之事。
好在唐、龚两家人此前也听过只言片语的线索,大致也可以推断出入口的模糊位置。
也就有了三人搜索整片玉龙山脉的事情。
……
玉龙江水滔滔不绝。
水岸一侧,八百里连营林立。
作为正一盟名义上的盟主,孙平两世活了千余岁,没有一丝一毫的打仗经验。
他只听过诸宗讨伐蛊神教的逸闻,入了道场后也听过不少玉龙观推翻梁朝的事迹。
但实际上,如果真正以一场修真界战争的标准来看,这些都不是可以参考的案例。
好在孙平本身就没想过赢,也就当仁不让地接过了联军的指挥权。
有修士参与的战争与寻常凡人的械斗战明显不同。
首先安营不看山不看水,只重灵脉灵机多寡,依着灵脉扎营,依着灵机走势布阵,才是修士势力间真正行军攻伐的要义。
这一点,孙平前世看过的几册杂书上有所提点。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反正现在玉龙江岸的八百里连营,孙平便是如此吩咐人做的!
其次是器。
修士的战争从来不看人多人少,除非是高阶修士间数量彻底失衡,才会有无视一切的碾压情况。
现在的天龙道场。
不算上天师道隐藏的尸傀大军。
玉龙观与正一盟两方的宗师数目还算持平,光是八百里连营内就有不下五六十数目的宗师坐镇。
连营八百里,实际上营帐的规模不一而足。
有一座宗师议事的巨型营帐,占地三四亩,高约数十丈。
搭建时用的都是三阶千年云冠灵木,平日里孙平便在其中盘坐修行。
其次是六宗宗师休憩的六座副营,副营容纳的人数更多,占地都近十亩,高度略低,只十丈出头,用的也是次一些的三阶浮云灵木,下接大型的聚灵法阵。
再次就是六宗弟子居住的纳灵帐,占地十余亩,高约四五丈,用的是二阶灵铜木搭建。
最次的营帐唤作“行军帐”,四面八方皆有,住的是六宗下辖的各种武夫士卒,比如羽化山的寒翎军、闭月宫的拜月卫、大江帮的金沙军……
大营并非只在一岸。
而是东西两岸各自占据了一半。
在联军大营的正中,一艘巨大的二阶灵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造。
各家宗门的驻地多有大阵防护,贸然成军攻讨显然并非明智之举,这也是孙平从蛊神教之事中得来的经验。
道场六宗也没有大尧诸宗那般成熟的术法传承与配套设施。
让他们炼制一艘能御空飞行的小型灵舟或许不难,但要是督造那等巨型飞舟无异于痴人说梦。
孙平退而求其次,以水上巨舟取代浮空巨舰。
议事大帐正对巨舟建造的工场,孙平站在帐内若有所思:“巨舟只完成了小半,到时候修筑完整。再往上刻录器纹,布置阵法,灌输灵气。”
“再将灵气炮抬上去……”
“不对!”孙平摇头,“土着手里可没有灵气炮这等物什,大概会是那等雷火巨弩充当破阵利器。”
对于之后的进程,孙平心中略有猜测。
他虽然心中笃定天师道一方稳坐钓鱼台,但实际上对于玉龙观修士的命,尘泥师叔侄二人也并不在意。
不管是孙平四人,还是尘泥这些出身天师道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