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殿下,柳御史也是同意的了。”
秦鸣觉得此人有些想法,于是问道:“你是那里人士?”
保善赶紧道:“殿下,下官乃是乾元九年的举人,是徽州人士,天禧三年得到候补,进了户部照磨所,任照磨,做数计文牍簿籍之事,天禧七年被得以提升,现任户部主事。”
照磨说白了就是收发文书核对以及抄写卷宗的一个官员。
能在京城这个官员豪门遍地走的地方以举人身份获得官职,要么有能力会来事,要么就是有背景,要是真是他想的,应该有些能力。
秦鸣点了点头道:“户部主事所辖分为区域,你是户部主事,你现在就是管着京城的清吏司?”
户部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接下来就是五品的郎中,每一位郎中对应的便是各地的清吏司。
比如湖广清吏司,四川清吏司等,下面则是对应的主事,秦鸣一问,保善也不觉有问题,立马道:“殿下,下官确实是京城清吏司主事,不过上面还有员外郎,郎中,侍郎甚至是尚书大人,下官也不过是跟着办些琐事罢了。”
保善一番话也在间接的告知,他的职权不大,能做的事情不多,要是让他做事,恐怕很难,毕竟上面还有多人。
秦鸣也没有点破,于是警告道:“本次赈灾,本王虽为主导,可户部才是本王的后盾,没有供给,本王也做不了事情,户部既然让你过来,你应当做好本分。”
闻言,保善心中是苦涩的。
按理说户部比他官籍大的一抓一大把,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
可秦鸣名声在外,出力还不讨好,甚至有可能被杀头,一个个都推辞不去。
最后落到了他的头上。
“下官明白,每日各城的人员还有粮食调度,下官都做了详细记录。”
说罢,他从袖口之中掏出一个册子,恭敬的递给了秦鸣。
“殿下,这是今日的粮食消耗,还有布匹分发。”
秦鸣暗中也派人盯着,此刻翻了起来,各项记录也比较清晰。
合上后,这才道:“东城每日的粮食是一百七十石,人数也到了两万了。”
“殿下,只是这三天如此,现在每人一天一斤的口粮,初四过后,恢复成三两一个人的口粮,一天消耗也就在五十石左右,人员的话,下官估算也不会增加多少,估计一个外城三万人就是极限了。”
一个外城三万人,四个外城就是十二万人,一天粮食消耗三百石,想想秦鸣就压力剧增。
“现在户部那边还有多少粮食?”
“殿下,最早的户部的是九百石粮食,已经吃完了,用户部的拨款一万五千两,购买了五千石粮食,已经消耗了三千石粮食,听说殿下那边还有十万银两,要是这么算的话,即便是十二万人也是没有问题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保善看了一眼秦鸣,随后才道:“只是问题的关键是购粮,那些粮商涨价不说,每天就供应也不足,有银买不到粮食,这才是最麻烦的,江南等地害怕被流寇劫运,又不愿走陆运,现在还大雪封天……”
秦鸣看出了保善的心思,于是问道:“既然你提了出来,可否有什么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