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实验,当天中午,记者又在郑州市大卫城和足球公园,随机街采了6名孩子家长。6名孩子家长中有2人坦言平时使用手机时没有刻意回避孩子。其中,有人坚持尽量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但也有人认为改变对手机的依赖并不容易。
【心理专家】解决青少年“手机成瘾”,建议使用“断舍离”
针对此次的小实验,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知名心理咨询师苏洁分析,针对青少年使用手机成瘾问题,我们首先要给予理解。“大多数成年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手机成瘾行为,更何况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得到锻炼的青少年。父母若以过于激烈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手机使用问题,只会适得其反。”苏洁说。
青少年的手机管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轻松解决,需要的是循序渐进的努力。
苏洁分享了她在心理咨询中解决类似问题常用到的建议方法:“手机断舍离。”
第一步:断。比如,可以为孩子设立一个界限:把手机就放在客厅沙发上。想看手机,只能出来在客厅看。这样在空间和心理上都形成一道边界。
苏洁认为,大家之所以不自觉玩手机,是因为手机就放在旁边,实在太方便拿到,很容易下意识拿起手机玩起来。这是让孩子减少不恰当手机使用的第一步——空间和心理上“隔断”。
第二步:舍,舍弃一些诱惑源。现在有不少手机App很容易让人沉迷。所以,卸掉令人上瘾的App,实在需要用再装上。或者,开启手机软件的“青少年模式”。
“不管是卸载舍弃一些软件,还是控制时间,其实都是为了提高使用手机的门槛。人都是有惰性的,需要额外费点劲的事,都会少做。”
第三步:父母要适时离场。“在控制手机使用这件事情上,孩子才是主角。如果我们只是顾着给方法,要求孩子执行,孩子反而更抗拒。”苏洁说。这样能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爸妈对你的自控力很认可,所以我把管理的权利交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