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虽然那个律师也要为对方辩护,辩护的还是同一个案子,但打官司可没有顺便这一说。
多一个被辩护人,就要多收一份金钱。
利益至上的小杨,真的会愿意出这一份不菲的费用吗?
想到这里,他又想到对方之前对他说要将责任推到群员头上的话以及之后对群员们安抚的话语。
对方为了方便推卸责任,没有额外的风波产生,所以愿意用言语欺骗了使得群员们安心下来。
既然对方对群员可以这样做,那为什么不能对他做同样的事呢?
要知道,论推卸责任的最佳对象,那可不是群员,而是他啊。
思及此处,老李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他觉得自己很可能窥破了一个谎言。
不过想要证实他的猜测,那就还需要一点证据。
而这个证据,则需要让对方亲自暴露出来。
当天下午,老李再次找到小杨,询问是否找好了律师。
小杨当然是一副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的语气告诉他,律师找好了,案情也谈过了,让他一切放心,只需要等开庭就可以了。
老李又问他找的是哪个律师,不需要他见面说一下情况吗?
小杨本身没打算让律师给老李辩护,又怎么会让对方和律师见面交谈。
于是便撒谎说自己找的律师非常厉害,而两个人的情况都大差不差,所以只需要了解他自己一个的情况就可以了。
甚至为了让老李更加信服,他还报出了所找律师的名字,是国内一个顶顶有名律师所的合伙人。
他这种做法,如果在老李没有对他起疑心的情况下自然能够更加博得对方的信任。
可问题是老李已经对他充满了怀疑,他现在话语,反而越发加深了对方对他的不信任。
在打电话之前,老李已经自己在一些网络上的在线律师咨询处咨询过一些情况了。
但这些律师都只能给一些笼统的判断,涉及到更细节的东西,无一例外都会邀请他进行面谈。
所以,小杨所说的,因为律师厉害,两人情况相似,所以只和一个人谈这种事根本就不成立。
因为越是厉害的律师,就越不会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因为法庭之上,细节决定成败。
别说他们两个的情况只是相似,就算是完全一样,一个靠谱的律师也是会分别进行谈话的。
所以,在挂断电话后,老李马上打给了小杨刚刚说出的律师事务所,点名找对方所说的那个律师。
找到后,又说自己是被小杨推荐而来,问对方可不可以顺便为自己也进行辩护。
然而结果果然不出他所料,律师在听完他的请求后没有告诉他小杨已经委托自己为他进行辩护,而是欣然同意然后请他前往事务所详谈。
律师的回答无疑证实了他的猜想,在此次事件之中,小杨想做的根本就是独活。
而包括他在内的其他人,都只是对方试图逃避法律惩罚的牺牲品而已。
太可气了!
想到这里,老李面容逐渐狰狞起来,他喃喃道:“小杨,既然你不仁,那就不要怪我不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