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可以支持一下自己喜欢的选手。
由于这些场馆都是在参赛选手所属的国家,有些甚至就在一些参赛选手的老家,所以还是有许多玩家抱着支持本国选手的心态来观看比赛。
所以门票出乎意料的大卖了,就连赛场上后来紧急添加的周边产品也销售一光。
这种恐怖的人气和卖货数据顿时引起了一些公司的关注,这些公司的产品通常都是需要以量来赚取利润的类型,所以经常借助各种渠道来为自己的产品打广告。
以此做到在民众心中时刻存在的目的。
这回他们就盯上了《格斗霸王》赛事的赞助权。
在他们看来,白星举办的这场《格斗霸王》全球联赛非常具有赞助的潜力。
先不说最终的大赛了,就连第一波,也是级别最低的线下比赛就具有这样的观众吸引力,实在是有些恐怖了。
若是能赞助成功,把自家产品的广告往赛场一放,那效果岂不是杠杠的。
当然,这都是直接放广告都属于是硬广了,那些产品是衣服,显示器,饮料等在赛场上就可以和选手接触到的东西的公司,在赞助后直接就可以把这些换成自家的产品。
这来看比赛的观众一看,他喜欢的选手穿的是A牌子的衣服,用的是B牌子的显示器,喝的是C牌子的饮料。
那他当在需要购买这三种类别的产品时肯定就会优先考虑这三个品牌啦。
毕竟,和偶像用一样的东西是每个粉丝的梦想嘛。
综上所述,在线下赛的第一场比赛结束之后,就已经有不少公司开始联系起白星,希望能和他们达成赞助合作。
王旭本来正愁去哪里拉赞助商呢,他和巨硬在筹办比赛的时候并不是没有考虑过拉赞助的问题。
巨硬那边曾经用最终大赛的赞助资格和不少公司谈过,只不过,那些公司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即使是有着巨硬和白星的招牌做保证,在没有见到实际利益或者可以预见的收益前,他们是不会同意合作的。
现在有意外之喜上门,王旭在欣喜之余也还保持着清醒。
联系他的人虽多,但也不是什么公司都可以达成合作的,他肯定是要先进行一番挑选的。
首先,产品质量不够硬的当然要直接排除,然后产品的类型也要做出选择,有些产品就并不适合进行合作,因为这些产品和比赛的适配程度没那么高,合作的话出来的效果没那么好。
经过这两道挑选流程,剩下来的公司再对赞助进行投标。
最有钱的公司自然是将后面的所有线下赛包圆。稍微逊色是一点的公司就只赞助最终的大赛。
再次一点的公司就赞助第三轮或者第二轮的线下赛。
而资金最少的公司就只能考虑赞助这第一轮赞助赛的后两天的比赛了。
这样一套流程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对赛事感兴趣的公司够多,不然要是一共就几家公司想赞助,挑挑拣拣完了能不能剩下一家都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