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全都是赞助商的出于利益最大化然后做出选择的结果。
赞助这第一场线下赛最后两天比赛的都是一些小公司。
而且经过王旭的挑选之后,这些公司通常都是曾经有过代表性产品现在却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公司。
这个时候,在短短两天的比赛时间内,这些公司想要赞助打广告的话,最好的选择肯定不会是开拓新的市场,因为他们落后太久,想要靠着这一波短时间的广告追上去实在很难。
相反,若是趁此机会通过广告唤醒他们以前老顾客的回忆,使得他们升起再度购买产品的欲望,这些公司未必不能小小的发展一波。
因此,选择赞助自己公司产品当初最畅销的地方的场馆进行打广告就成了一种最好的办法。
不同城市的观众看到了广告都大有不同,这些广告上产品所属公司大多都是城市本地的公司。
这些公司的产品虽然对于外界名气不大,对于这座城市土生土长的人来说,却有着难以忘却的回忆。
两天的比赛转眼即逝,每个场馆内的上百名选手,经过三天的厮杀,终于决出最后获得晋级资格的三十二名选手。
这些选手在收到第二场线下赛的邀请函后脸上都忍不住流露出喜意。
这张邀请函是他们实力的证明,也是对他们成绩认可。
而被淘汰的那些选手虽然感到有些遗憾,但脸上也没有什么太过悲伤的奖品。
一个是被淘汰了之后他们也收到了赞助商给出的安慰礼品。
第二是,虽然比赛输了,但这些天的经历却不会消失。先不说他们能进入这次比赛就已经胜过了绝大多数人。
就单纯的将这次来参赛当作是一场免费旅游也不亏啊。
抱着这种想法,这些淘汰的选手到了最后居然也开始笑了起来。
当然,此刻感受到欢喜自然不单单只有选手了,那些小公司的老板们和王旭都很开心。
小公司老板们开心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的赞助收到了十足的回报。
虽然在场馆内宣传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天,但这两天宣传给他们带来的收益却大大超出预期。
一开始,他们赞助的预期是在到场观众群体中打开销路,然后再通过以点破面的方式慢慢增加销量。
谁知道这个计划才刚刚开始就直接飞一般地跨越到了最后的阶段。
得益于网络的发达,一些观看比赛的观众会将自己在现场观看比赛的照片发布到网络之上。
而这些照片也会推送给一些陌生人,根据平台的推荐算法,这些陌生人通常都是同城或附近的人。
这就导致了许多本来都不知道有这个比赛或者没去现场人看到了这些照片。
而尽管这些照片中的主人公各不相同,但里面有一个东西是相同的啊,那就是出现在每张照片之中作为背景的场内的广告。
这些广告他们也十分熟悉,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看见自己熟悉的东西本来就是一种奇妙的体验,更何况,这种体验伴随着大量的照片在不断出现。
因此,这些广告中的品牌瞬间就成为人们讨论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