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疑惑就问道:“不是,咱就是说正德年间啥时候有阿拉伯文了。”
叶明回答道:“当时明朝已经和阿拉伯那边有贸易往来了,洪武年间到成化年间上百年来,西方一直有大量的穆斯林来明朝做买卖。”
“就有好多人来过,正德年间,皇帝甚至还取了个阿拉伯的名字。”
“所以这种带的有阿拉伯文的香炉,也是从正德年间开始流行的。”
“说他是仿的宣德炉,其实不太准确虽然这东西价值确实比不上宣德炉,但是确实也值得收藏”。
大妈就问道:“叶老师那这东西能卖吗?卖的话值多少啊。”
叶明想了想:“八九十万吧。”
“啊,明朝的东西才八九十万。”
大妈一脸失望。
“他们都说了,明朝的东西价值得上百万了。”
叶明微微点头,“对的,这东西确实是贵,但是你这个东西它并不贵呀?”
“这虽然是宣德时期的炉子,但是品相并不好。”
“当时宣德时期做了两批炉子,一批是三年和四年这两个年间制作的,另外一批就是仿的。”
“只有宣德三年和宣德四年的比较贵,后面仿的,说实话还是差点意思。”
“大妈,你这东西多少钱买的。”
“好像是5万多吧,年代有点久远了,忘了。”
“那你可是赚了。”
大妈微微点头,但并没有很开心的样子,虽然赚了钱,可他还是不是很开心,因为和她想的都一样。
叶明也没有继续劝说什么,反正玩古玩的人都这样,巴不得自己的东西一拿出手就要卖个几亿,从此飞黄腾达,一飞冲天,啥也不缺。
这大妈的运气已经算好了,至少没有亏本吧。
几万块钱买的,转手就卖几十万,这还要什么自行车。
不过叶明也知道,一旦有人通过卖古玩赚到钱了,钱是留不住的。
这玩意儿有点像赌博,赌博的人或许能发一时之财,但是发不了一世之财。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大妈从这上面赚到钱之后,有钱了肯定又会把钱拿去买别的古玩。
这种心态做不了这一行的。
到时候倾家荡产,那也是分分钟的事。
“下一位。”
这时来了个妙龄女子,二十六七岁吧。
然后取出一幅画,紧接着在桌子上缓缓的把画展开,没等叶明问他就介绍道:
“这幅画是这几年我从古玩店买的。”
叶明微微点头看了一眼那幅画。
画里面的内容也很简单,是一个小和尚,上面还有字,整幅画看上去不错,画工也很工整,画这幅画的人属于是中上水平。
“对了,这位姑娘,你要鉴定字画的话,你应该去那边,那边的那位先生他可是鉴定字画这方面的行家呀?”
这个女的没有搭理叶明。
然后叶明就问道:“对了,你对字画有研究吗?”
一般人捡漏都是什么瓷器之类的,因为字画太容易作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