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不明所以,耐心的等待着。
黄埔嵩轻声嘀咕道:“叶明在搞什么?”
张宝摸了摸下巴,思索半天也想不出来,算了算了,懒得去想了。
然后话音刚落,外面就有自行车停下的声音,他们看见一个老人家,五十多岁骑着自行车就来了,老人家把自行车停在门口,然后拎着把手上的一个袋子走了进来。
“不是吧,老何你又来了。”
曹院长问道。
“你来干嘛。”
赵老师说道:“就是叶明,他让我给他送点东西过来。”
然后就走过去把东西递了叶明。“这是你要的。”
“麻烦你了赵老师。”
“没别的事,那我就先走了。”
赵老师,把东西递给叶明之后就离开了,来的很快去的也很快,一群人都很懵逼。
他走了之后旁边的一位老师有点没耐心了。“叶先生你让我们过来是帮忙鉴定什么?”
“老师甭着急,咱们一样一样来。”
叶明说着就把袋子放下,然后从里面取出一个用报纸包裹着的东西,别人不知道这是什么,黄章法确实知道,这是一块小瓷片。
黄章法心想该不会是打算让他们鉴定这些小磁片吧。
还别说,真让他们猜对了。
叶明拆开报纸,从里面取出两个有巴掌这么大的小瓷片递过去。“两位老师你们看看。”
张老师把瓷片放在手里看了,一会儿说道:“看这个小瓷片的质地,应该是清朝的。”
叶明又问道:“能不能看得出来是哪个咬口的。”
张老师说道:“这倒有点难,不过仔细研究的话还是能区分得出来的,让我看看吧。”
没过一会儿,他就拿着放大镜看了半天,终于得出结论,“这应该是唐唐窑的东西。”
叶明很惊讶,“这瓷片确实是唐唐窑的。”
旁边的黄埔嵩微微点头“不愧是老师傅真厉害。”
张老师又说道:“民谣和官窑还是有区别的,分辨起来很容易,清朝的官窑和民窑区别特别大,能够很明显就分别的出来。
唐唐窑也是景德镇的,特点就是使用粘土,含铁量较高,而且用的是传统的还原火烧法烧制的,,烧制出来的瓷器,有一种淡淡的青色,这种青色是其他窑口烧不出来的。
再有就是每个窑口烧制的瓷器用处都不一样,有时候直接看器型,能够确定。
磁片虽然就这么一片,但是也能看得出来,这是花瓶上的,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是唐唐窑的瓷片。”
叶明微微点头,确实很厉害,然后又把报纸包好的那些十多片小瓷片递了过去,几个老师一一接过来,倒是有点无语。
他们好歹是专家,让他们鉴定这种新手鉴定的东西,有点大材小用的。
“这也是清朝的。”
“这也是。”
过了十多分钟,叶明拿出来的那12块小瓷片,已经被鉴定完毕了,全都是清朝唐窑的瓷片。
这下曹院长和几个专家有点不耐烦了,他心里长叹一声,也不知道叶明要搞什么。
叶明让鉴定这个转心瓶他们是能理解的,但是你把人家鉴定元朝瓷器的人喊过来,又没有带元朝的瓷器,这是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