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纳·琼斯是国际上比较出名的冒险派考古学家之一,与其齐名的有劳拉·克劳馥、亚洲飞鹰积奇陈,都是极具冒险精神的考古学家,也是极具盛名的勇敢的探险者。
(原设定上,琼斯是1899年7月1日出生,因剧情需要,因此把其出生时间改为1959年7月1日。)
琼斯本名叫亨利·琼斯二世,他父亲是着名的苏格兰裔中世纪文献学家——亨利·琼斯,除了就职于普林斯顿大学任职历史考古系教授与兼任牛津大学的历史考古系教授等多个学术教义上着名身份外,老琼斯还是许多历史考古书籍的作者,并曾在世界各地的许多会议上就其历史主题发表专业演讲,绝对称得上是考古学中的权威人物。
受父亲的影响,琼斯也对历史产生兴趣。
他在芝加哥大学学习考古学,拥有博士头衔,冒险生涯之外,正式身份为风俗学教授和考古学家,能够使用包括汉语在内的27种语言。
而这,仅仅只为了追赶他父亲的脚步——老琼斯的记性有些差,过去有些忽略儿子,因为其一生都在努力研究圣杯的秘密。
尽管老琼斯内心依旧是非常爱儿子的,但考古与研究圣杯等工作已经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也令他与琼斯的见面越来越少。
琼斯把自己改做印第安纳·琼斯,不仅是因为印第安纳是他们家养的代替了老琼斯陪伴了他童年的狗名字,而且也是因为琼斯本人不喜欢别人叫他“二世”。
既有想证明自己与纠正他人“某某某儿子”的想法,也有对父亲老琼斯的爱……与恨。
所以,在狗去世后,琼斯就一直用印第安纳当他的小名,同伴们与相识之人也开始用印第安纳来称呼他。
但五个月前,他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一本他父亲老琼斯的日记,正是那本每次他父亲坐在后院思考时必然拿着的日记,也是他会被父亲忽略的罪灰祸首。
当时印第安纳看着眼前的日记,心情有些五味杂陈,但他还是打开了日记,因为他想完成他那死去的父亲的遗愿,也算安抚自己因人在异地考古而无法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的内疚感。
拿到老琼斯的印第安纳开始踏上了旅途,他沿着父亲的脚印走遍了父亲探索过的拥有圣杯下落线索的地方。
最后,他来到了老琼斯日记中的用圣经等暗语所记录的最终地,一处十字军教堂——日记是残缺的,后面几页被撕毁了,他所处的地方正是老琼斯的残缺日记中描述的最后一处目的地,在印第安纳看来,也应该是最可能遗留线索的地方。
他进入墓穴,看其建筑风格与陪葬品,应该是一处十字军的沉眠之地,而且据他观察这处墓穴是被打开过了的,时间可不会太长,应该也就相隔了二三十年左右。
而当他掀开了墓室主人的石棺后,他终于知道来过这处墓室的人是谁了。
不是他父亲,老琼斯是学术派的考古学家,是不会像他这种风格更像探险者的冒险派考古学家一样独自或组成小团队进行考古旅途,他们更偏向于由专门的探险组织去为他们开路并扫清障碍,然后再由他们去进行考古。
这些被学术派考古学家开发过的墓室大部分都会公之于世,而绝非像现在此处墓地一般,用土掩埋入口。
是莱特斯·瑞文伍德!
莱特斯,是老琼斯的好友,与学术派的老琼斯不同,他是典型的冒险派,同时也是印第安纳头顶上那顶最爱的帽子的原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