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和德累斯顿的废墟之上,苏联人正在埋头收集各式各样的机器、设备以及金银珠宝等“战利品”打包运回莫斯科,英国人也在四处搜索德国的先进技术,法国人则看中了那些身怀“绝技”的技术工人!
而反观美国人在表面上不动声色,抽着烟、观着景,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
可在背地里,这个国家早已在1944年就对德国铺开了“掠夺行动”,其目的就是从德国招募科学家并搜集相关的先进技术来充实只有个空壳的美国。
仅仅是据粗略统计目前已知的数据,就已经有约1600名德裔、奥地利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被美国以各种手段诱骗到了美国,并被授予美国籍。(其实也不算诱骗,相较于去西伯利亚挖土豆或在自家废墟上艰难求生,大多数人还是很愿意前往美国的。)
这些人中比较着名的有德国核计划负责人维尔纳·海森堡、V-2火箭负责人亚瑟·鲁道夫、V-2火箭的设计者冯·布劳恩、火箭专家瓦尔特·罗伯特·多恩伯格、航空工程师亚历山大·利皮施、喷气发动机设计师汉斯·冯·奥汉、P.1101喷气式飞机设计师沃尔德玛·沃格特等等一大批人才。
而且,美国可不单只将眼光放在军事技术科学家身上,几乎所有领域的顶尖人才他们都愿意要,诸如在这1600人的大名单中航空、火箭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有约121人(有点名号和成就的),建筑学大咖两名,电子领域的专家32名,材料科学领域两名、医学及生物学类科学家9名、化学方面专家7名等。
总而言之,一切有用的人才皆可被吸收,但前提必须是要在各自的领域拥有一定成就的成功者。
到了1945年7月,美国人又开启了一项新的计划,由战略情报局全权负责,初始计划名称为“阴天行动”,美其名曰是为了让纳粹科学家协助盟军缩短对日战争的军事研究,后在美国杜鲁门总统批准下更改为“回形针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更为明确了,那就是要和苏联在德国抢人才,以为后续两国对抗创造优势。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曾指出,回形针计划旨在利用德国“稀缺的头脑”来为美国持续创造价值!
尽管杜鲁门坚持将那些有着纳粹历史和反社会人格的专家排除在计划之外,可实际上为了获取高端技术,杜鲁门这些还算有着理性的人所提出的意见,基本都被美国政府视而不见!
亚瑟·鲁道夫,德国V-2火箭计划的领导者之一,他也是多拉集中营主要管理者,为了赶制可靠的V-2火箭,这位“工程师”让工人每天工作14小时,并无视这些人的死活。据统计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多拉集中营内的六万名“囚犯”有三分之一因此丧生,人数超过人。
根据后来冯·布劳恩的描述,亚瑟·鲁道夫是一个坚定的纳粹分子,是反犹太的狂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纳粹“恶魔”,美国人虽然也做出了“百分百纳粹分子、极度危险人物、建议逮捕”等评估,可如此超前的科学家被拘禁的话,谁来破解美国费力运回来的技术文件?谁来为美国组装先进的德式武器呢?
因此,鲁道夫并未因其之前的罪行而受到惩罚,相反他在1945年7月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合法的美国人,此后他成为了美国“潘兴”导弹和“土星五号”火箭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69年1月1日亚瑟·鲁道夫从美国宇航局退休,在任职期间,他还被授予了美国宇航局杰出服务奖章和美国宇航局杰出服务奖章,安享晚年!
除了鲁道夫,在这里美国共“逮捕”了约450名顶级科学家,其中包括冯·布劳恩、沃尔特·多恩伯格等等。
对当时的美国而言,知识就是“免死金牌”、技术就是你的护身符,战犯不战犯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为美国服务!
那些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的德国科学家如果仔细往上追查,有不少人都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战犯,比如西奥多·佐贝尔和胡波图斯·斯特拉胡德被指控曾在法国进行过人体试验、燃料专家恩斯特·埃克特从1938年起就是忠实的纳粹党成员、化学家奥托·安布罗斯被指控在战争使用了沙林毒气、以及前边提到的鲁道夫等等……
正是借助这批“鱼龙混杂”的外来科学家帮助,美国各个领域在战后高速崛起!
纳粹科学家等高智商战犯,是美国最乐于收集的战利品。
而九头蛇的“科学家”们在这份战利品的占比,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