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圣三一!”
…………………………
米洛斯岛上的峡谷。
黄柏兴并不知道圣三一之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人事变动,更不知道和曼弗雷德一样位高权重的安娜主席被耍得团团转,而且就算他知道了,最多也只是吐槽一句:艹,这不是万代胶佬和大班胶佬的经典老番吗?
此时的他正趴在一块隆起的山石后面,借着茂盛的树木的遮掩,居高临下地远远观察着已经不复太阳初升时熙熙攘攘的营地。
昨晚他回去小镇换了身衣服,洗了个澡就匆匆赶了回来,连觉都没有睡,难得有机会眯一眯,就被旁边冷不丁的声音吵醒了。
印第安纳扔下两个装得满满的行囊,听到与地面接触时响起的金属碰撞声来看,显然是两件不得了的东西,他指了指营地门口令他震惊的场景说道:“Shit,发生了什么?那里怎么挂了几条尸体?”
那画面像极了“穿刺公”再临世间——几具穿着明显是圣三一服装的尸体被人用绳子固定在高高立起的竹篙上,显然是在杀鸡儆猴。
“唔……”被吵醒的黄柏兴皱着眉,但还是盯着两只熊猫眼和印第安纳大概地描述了昨天接近凌晨时,突然发生的斩首事件。
印第安纳听后,一脸茫然,不知道是在震惊于曼弗雷德的雷霆手段,亦或是惊讶于发动兵变人和对象竟然都没有摩萨德的中东雇佣军的份。
顿了半天,他都没有想清楚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憋出一句话:“他们在搞什么啊?”
“或许,圣三一里面发生了点不为我们所知的事情吧。”黄柏兴公报私仇地重重拍了拍印第安纳的肩膀,以前看《古墓丽影》时就觉得曼弗雷德这个反派像极了后脑勺反骨凸出的家伙,接触时那种吕布的“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的二五仔既视感更是扑面而来,连他这个外人都这么觉得,没理由圣三一的高层看不出曼弗雷德的狼子野心吧。
印第安纳点了点头,没有再去纠结营地中挂着的几条“咸鱼”,他拉住黄柏兴,拿出自己的手机,然后说道:“我昨天连夜找了不少资料,还是没有找到他们为什么选择今天,直到……”
黄柏兴凑近,并看向印第安纳的手机屏幕,是一条新闻,上面用大大的标题写着:太阳最暗的一天,同时也是恶魔之星最亮的一天。
印第安纳继续说道:“大陵五,又称英仙座β,俗称为恶魔之星,是英仙座中一颗明亮的聚星,也是最早被发现不是新星的变星之一。”
“天文学家约翰·古德里克在1783年指出天文学上的双星系统模型,即两颗恒星相互围绕着旋,他同时发现“恶魔之星”的存在。”
“这颗恒星在现代天文学上称为英仙座β星,由于相互围绕着对方旋转,周期性地阻挡了伴星的光线,这也是第一次将双星系统理论化。”
“虽然传统上,天文学家们都认为,古德里克是最早提出理论的人。但……”
“其实古埃及人对这颗远在地球九十三光年外的‘恶魔之星’早已有所发现。”
古埃及人热爱观星,而且边看星星还会边做笔记,随时注意天空的变化,透过纪录星星的移动,他们会占卜预测未来是否会发生好事或不幸。
芬兰的学者们在研究了开罗的日历后表示,虽然从法老王陵墓中出土的日历早已斑驳损坏,但就可读的部分显示,早在西元前1200年埃及人就以观星纪录一年的好坏日子,他们不仅做出结论,还计算恒星的内部运行机制,甚至制作图表。
而在开罗日历中,很早就存在着两个周期回圈,其中一个持续29.6天,与农历的周期完全一致。
另一个则是神秘的2.85天周期。
“现代天文学“恶魔之星”计算至今仅200年,才得出2.867天的旋转周期。”
“在某个程度上,我们应该感谢古埃及人,因为他们当时早已精确计算出“恶魔之星”的旋转周期是2.85天。”
说到这里,印第安纳一脸的不可思议,每次在古物中得到的信息都在刷新着他对古人固有的感官。
他们不是只会初步运用工具的野蛮人,而是不凭借精密的现代科技仪器,都能精确计算出“恶魔之星”运行规律的神人。
越深入研究,印第安纳越发感到疑惑,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不断在他脑海中浮现:他们是怎么计算出这些规律的呢?他们又是怎么观察到这些细小变化的呢?
他晃了晃头,把这些疑问抛出脑海,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他再次说道:
“在古埃及神秘历法中,“恶魔之星”被赋予了饥饿或者疾病的征兆。”
“无独有偶,在古希腊文明中,英仙座β星也被赋予了特殊含义,代表希腊神话女妖美杜莎。”
听着印第安纳熬夜查询到的科普,黄柏兴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他的眼珠不停地转动,低喃道:“日全食对地球来说,无疑是太阳最暗的时刻,这也意味着,是埃及的至高神,太阳神拉最弱的时候。”
“那么,比太阳更亮的‘恶魔之星’,又意味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