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道友大度!”
不久,两人来到一处山腰。
山腰有方圆十数丈的平地,外沿悬崖之侧,建有一处小亭,内有几个蒲团,上面点着竹片编制的垫子。
北冥子踏入小亭,真气透体而出,弥漫在凉亭之内,地面的蒲团轻轻震动,其内附着的灰尘被震出,而后随山间清风消散。
“道友请坐!”
“谢道友!”
两人相对盘坐。
“未知道友此番来我道家可有要事?”北冥子直言,也没隐藏的意思。
道家天宗有两位长老在大秦学宫,多次传达了嬴政招揽的意思,只是道家追求逍遥,他选择性的无视而已。
姜阳为大秦国师,位比秦王,地位尊崇,真当来道家是为访友不成?
“大秦欲立道教为国教,我为道主,此次前来便是为了邀请道家加入道教!”姜阳也是直言来意。
“立道教为国教?”北冥子若有所思,片刻后又问,“道友是邀请我们加入道教,而不是加入秦国?”
加入道教和加入秦国,看似是一回事,实则略有不同,也可说是两回事。
北冥子也是懂得其中差异。
“我与秦王是合作关系,没有君臣之分,道教以我为主,与大秦是合作关系,并不是从属于大秦。”姜阳笑道。
“道友与秦王合作?”北冥子微有诧异,略一思索后,问出心中疑惑,“说来,我一直不解,道友为炼气士,超脱凡俗之上,为何会插手七国之间的争斗。”
“为了气运!”姜阳淡淡一笑,详细解释起来,“大秦国运可助我修行,因而我才会加入大秦,成为大秦国师,帮助大秦一统天下。这种修炼方式可称为扶龙庭,是一种很普遍的修行方式。”
“原来如此!”北冥子了然点头,暗自感到神奇,又道,“我道家尊老子为祖师,怕是不能加入道友的道教,不然如何有颜面面对各位祖师。”
这个世界的道家,其功法最初传自尹喜,源自尹喜自《道德经》所悟。
这数百年间,也有不少道家前辈观《道德经》有所得,创出了各种各样的功法,才有了如今的道家秘技。
因为有《道德经》在手,所以在听说了姜阳这炼气士时,道家对姜阳的炼气术并不渴望,北冥子之前也只为论道拜访姜阳。
《道德经》高深莫测,若能有所领悟,也不见得就弱于所谓炼气术,又何必数典忘祖,贪图他人功法。
是以,面对姜阳这位炼气士,道家天宗算是最淡定的。
听到北冥子的想法,姜阳朗笑一声:“道友此言差矣!一笔写不出两个道字,道友所学与我所学,其实都传自太清道尊,我们本就是一家人。”
“太清道尊?”北冥子疑惑。
姜阳详述起来,给北冥子普及诸天、大罗、大罗道身等等概念。
听完姜阳的讲述,北冥子眼神恍惚,回过神来后,长吐了一口浊气,沉声道:“依道友所言,我们祖师老子是太清道尊的道身?”
“不错!”姜阳神色认真,诱导着道,“道友也可回忆贵派祖师生平,是否出现的突兀,消失的也很突兀,而且出现即超凡脱俗,被时人尊为圣人。”
“确实如此!”
在姜阳的引导下,北冥子认真回忆,确如姜阳所说,心中隐隐已经有些信了。
见状,姜阳趁热打铁,递出一个小册子,道:“这是太清道尊亲传金丹大道,炼气篇第一境的功法口诀,道友可以看看,是否与道友所学有相似之处。”
北冥子伸手接过,抚摸着册子封皮上得“炼气术”三字,面色有些复杂。
片刻后,他深吸了一口气,面色变得严肃,缓缓翻开了手中的册子。
炼气第一境的功法,只有聊聊数百字而已,很快便被他记在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