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倒也是个聪明人!”姜阳笑着赞许,语气充满了感慨,“当真是拿得起、放得下,能常人所不能!”
“国师大人所言甚是!”章邯笑着附和,“国君之位,居然说舍就舍了!”
少时,秦军骑兵先行来到临安城外,大部队列队等候,姜阳带着一众将领拍马上前。
见得众人上前,宋人为首穿着龙袍的宋帝深深弯腰,双手递出一枚印玺。
“赵扩愿降大秦!”
宋帝身后之人齐齐弯腰一礼,齐声道:“我等愿降大秦!”
赵扩?
纸上谈兵?
这名字可不怎么吉利啊!
姜阳暗自诧异,作为一国帝王,哪怕是谐音,难道就不讲究避讳不吉吗?
心念微转,姜阳旋即便不在意了,也不关他的事,他微微抬手虚扶,一道清风将赵扩扶起。
“阁下识得大体,主动投降,避免了无谓的杀伐,当真高风亮节……”
姜阳客气地抬举了几句,肯定了赵扩投降之事,将他夸得天上少有、地下难见。
“为奖励阁下之功劳,本座代表陛下封阁下为安乐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未知阁下觉得如何?”
闻言,赵扩心中松了口气,继而弯腰一拜:“安乐公赵扩谢国师赏赐!”
“安乐公免礼!”
受降仪式结束,秦军进入临安,接手临安的防务,一切进行得很平和、顺遂。
宋朝虽然武德不昌,但是文风鼎盛,文人地位极高,皇帝也大都宽厚,因而相对而言颇得民心,需得区分对待。
宋帝既然主动投降,减少了一些麻烦,那么就得给予其体面,以后做个闲散公侯,于大局也有所裨益。
至于百年之后如何,那就要看他们是否安分了,若是不安分,那么……嘿嘿!
占据了临安城,姜阳又坐镇了数日,充当着吉祥物、背景板、工具人。
有些决策,随行文官议定之后,需得由姜阳拍板,盖上属于他的大印,不然便是越权,便如封赵扩为安乐公,也只能由姜阳决定。
这是属于姜阳的权利!
他也不担心诸如功高震主、被嬴政忌惮之类的事,因为他和嬴政结下了永不背弃的契约。
这契约,效力极高!
在成就大罗之前,不需要考虑背弃盟约的事,谁敢试试,就逝世!
在成就大罗之后,可以硬抗背弃盟约带来的大道反噬,但也不需要担心。
这种情况,有三种可能。
一是姜阳证道大罗,而嬴政没有,这显然不用担心。
二是嬴政证道大罗,而姜阳没有,这同样不用担心,因为担心也没用。
三是姜阳和嬴政都证道大罗,这依旧无需担心,有什么问题,自有姜阳的未来身与嬴政计较。
因而,姜阳只需遵从本心行事即可,考虑太多也不过是庸人自扰。
…………
数日后,一切大体敲定,姜阳带着惊鲵还有两位弟子回到了大秦。
通天峰,峰顶后院。
时空之门关闭,姜阳对惊鲵道:“夫人,为夫去咸阳一趟!”
“好的,夫君!”惊鲵顺从地回应,目送姜阳离开,便打发走了两位徒儿。
院中,弄玉和胡美人察觉动静,均是出门而来,正好见得姜阳远去。
胡美人遥望着姜阳的背影,眸光微微闪烁,蕴含着势在必得之色。
咸阳宫,议事殿。
姜阳落下云头,挥手示意值守禁卫免礼,便即踏入大殿之中。
大殿上首位置,方形长桌上,有七寸厚的奏折堆砌,让姜阳暗自咋舌。
“嬴兄,每次我来找你,你都在批改奏折,这样的日子你就不觉得厌烦吗?”
嬴政头也没抬,淡淡地道:“疆域这般大,事务繁多,我又岂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