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兖王内心的怒火犹如火山般燃烧。他压抑住自己的怒意,冷冷地对那祭祀道:“你们是猪脑子吗?这个时候联系本王。没看本王刚才会面外人,若是被人看到了,你让本王如何活命,你不想活本王还想活。”语气中的怒火,多年的素养掩饰不住。
那祭祀显然对兖王的态度感到不悦,他冷冷地回道:“兖王殿下放心,我来时无人见过我。若有人看到了我也会派人灭口。”
“哼,本王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但这里是京城,你们是在朝廷的地盘上,不要太过放肆。”
祭祀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淡淡道:“兖王殿下还是收收情绪好,要知道你在和邕王夺嫡时,欲造反的亲笔书信可还在我们这儿。”
兖王听了这话,内心的怒火被彻底激起。太放肆了,他堂堂一个亲王,居然受到如此威胁。若不是当初他因失势,欲组建湘军起事夺取京城,书信被他们掌控,等他日后登基定要除掉这群乱臣贼子。
兖王揉了揉额头,强自收敛情绪后说道:“你找本王到底有什么目的,赶快说清楚。本王时间不多,不想陪你们在这里虚度时光。”
“兖王殿下是否还记得当初的约定?”祭祀直接说道。
“本王自然记得,有事直说。”
“当初殿下失势,我教曾约定帮助殿下夺嫡,如今机会来了。”
“哦?你们有把握?”听到这句话,兖王精神一震,急忙追问道。
“我净莲社有一计策,能够帮助殿下夺嫡,还请殿下考虑一二。”
兖王听闻,心中疑云顿消,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的光芒,忙追问:“详述?”祭祀轻笑一声,缓缓说道:“太子赵宸在朝会上大力支持韩章等人新政,如今新政却惹恼了一些贵勋,若有人针对韩章等人攻击,必能得到贵勋的支持。”
兖王听得祭祀此言,眼神微微一动,忍不住问道:“有何妙计?”祭祀却淡然一笑,道出两个字:“朋党。”天圣七年三月癸未,赵祯曾下诏令“百官转对极言时政阙失如旧仪”时,仁宗就曾嘱咐辅臣说:“所下诏,宜增朋党之戒。”如今由于赵宸的支持,新政改革进度加快,韩章、范仲淹于新历二年受命出谋献策以“兴致太平”之后,他们和富弼、欧阳修等人,几乎可以说是同心协力,和衷共济,有时还互相推崇,此事一出时而有人背后议论。赵宸自然知晓,但新政改革需要各类人物思想碰触,讨论如何布道。
兖王皱眉,苦笑道:“这只是剪掉了太子的臂膀,还不至于让太子受伤。”祭祀听了,却是冷笑一声,反驳道:“去掉了韩章等人,太子失去了有力的臂膀,我们会在民间搅动风波,只要太子去平叛,便能用山火将太子困住。是死是活就要看我们操纵了。”
听到祭祀的话,兖王心中一惊,他蓦地想起了邕王,忍不住问道:“那邕王呢?你们如何处理?”祭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反问道:“邕王与韩章等人的关系密切,贵勋还会支持他么?”兖王听后一时无言,他在心中默忖片刻,认为祭祀的策略确实妙不可言,于是他断然道:“那我就让我的亲信去挑拨韩章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