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两日,赵氏在外的族人陆续回来了,颍阴穆侯赵胤给赵宸举办宗祠仪式。
寅时,颍川赵氏宗祠内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氛围。族长赵胤身穿朱紫色祭服,端坐在主位上。两旁列着赵氏一族的男丁,个个肃容端方。
赵胤起身缓步来到神龛前,向列祖列宗恭敬叩拜,上香献茶,诵读祭文。随后他转向众人,环视一周,神色凝重地说道:·
“吾族自古以来,世代传承,代代昌盛。今日得以迎回我族失散多年的后裔赵宸,实在可谓吾族之幸,亦是吾族荣耀。他血脉本自吾族,虽早年离散,然骨肉之亲,实难割舍。今日我等致祭列祖列宗,告知此喜事,并请列祖列宗见证赵宸入宗之礼,使其名正言顺成为吾族嫡传弟子,得以享有同等香火气数。”
言毕,赵胤招来赵宸。赵宸身着朱红色礼服,神色庄严地缓步走到赵胤身前,恭敬行礼。
赵胤便将赵宸引到神龛前,让赵宸向祖先叩拜。赵宸郑重地三叩九拜,礼毕后向赵胤稽首立于一旁。
赵胤亲自为赵宸披上族服,授以族谱,象征他正式入族成为家族子弟。众族人见状也都起身向赵宸行礼,表示接纳。
最后,族长赵胤宣布:“自今日起,赵宸名列我族谱册,享有族中同等权利与香火气数,持续香火不绝。吾族欢迎赵宸归来,并愿他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言毕,宗祠内顿时鼓乐齐鸣,热闹非凡,此后宴席大摆三日。
三日后,赵胤坐于正堂,身边是赵毅和赵佑。赵胤面带慈祥的微笑,开口说道:“宸儿,你虽非嫡出,但血脉相连,是我的骨肉。今日你归宏,我欣喜若狂。“
赵宸跪下并拜叩头说:“禀岳祖父,年少时予流离失所,今日终于寻回根源,予无比光荣和欣喜。岳祖父德行昭着,弟兄风采非凡,赵宸多有不足,还请多多指教。“
堂兄乐府丞-赵佑:“堂弟,欢迎归来,今后有什么需要,不必客气。“
赵胤点头说:“宸儿,你既归宏了,便是我赵家传人,赵氏资源你也有权使用,有什么需要和你舅父讲。“
颍阴侯赵毅点点头,“没错,如今你无论是官位还是军功,族内没人敢质疑,你有需要尽管跟我提。”
赵宸微微欠身道谢:“谢谢舅父、堂兄。我现在有两件急事想要请教二位。其一,母亲陵墓,十九年未见其身,今日便尽孝道,我还需要带一尊牌位于雒阳。其二,便是我和裕昌郡主的婚礼需要一位主婚人,忘舅父做主。”
说完这两件事,赵宸再次躬身一拜。颍阴侯赵毅沉思片刻,说道:“这样吧,你且先安置你母亲陵寝的牌位,明日再谈婚事。婚宴的事情交给我和你舅母处理即可。”
赵宸闻言松了口气,拱手说道:“多谢舅父体恤,那我就静待佳音了。“
颍阴侯赵毅哈哈一笑:“宸儿啊,你可是咱们赵家子弟,又是吾侄,怎么还跟舅父客气呢?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别的不敢保证,但婚事必须得妥善操办,给你一个完美的婚礼!这样吧,你先在府中小住几日,吾和你舅母准备一些章程,吾还要在豫州待几日处理一些急事,你舅母和堂兄先行和你去雒阳,吾稍后几日便赶到。”
“好的,舅父慢走。”赵宸拱手作揖。
翌日,颍阴侯赵毅告别妻儿和族内一干人等启程,往豫州而去。赵宸则带着舅母堂兄以及部曲、婢女,在赵氏一众仆役的陪伴下回了雒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