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二,嫔妃公主照安排回宫,而萧昰则着新宠纪才人去了宁州行宫。
“姐姐看,这种花叫紫云英,好看吧?”我笑着问,我让颜卓把它们移栽到了凤阳阁的后院花坛里。
“月儿,我这样就出来了,父皇知道了会责怪我吗?”萧莺担忧地问。
我握起她的手安慰道:“不会的,父皇他在行宫,母后说至少要一月才能回来,他不在,你见不着他,他也见不着你。”
我软磨硬泡了半个时辰才将她从长乐宫拉来凤阳阁,“不用担心,没人敢乱嚼舌根。”我说。
“姐姐,我留下来嘛,月儿想你了。”我撒娇道,她揉了揉我的脸笑着说好。
用膳时,她看见桌上的猪骨汤惊讶地问:“月儿能食荤腥了?”
我微微点头道:“重新开始吃了。”我夹了一块骨头放进嘴里,先嘬了一下味道然后才去咬骨头上的肉。可是我吃的时候还是刻意屏住了嗅觉,肉也是吞下去的。
“不行。”她也夹了块猪骨头,“像我这样,要嚼出味来。”
我点头。
这次萧莺在凤阳阁住了五日,我们说话闲谈,抹粉化妆,看书写字,还有去天祈楼看日落。
开心的日子过得真快,她执意要回长乐宫我也不好阻拦。
六月初一,我去皇后那儿请安,去时正还有四位嫔妃在,贤妃,洪昭仪,还有两个见过几面的美人。
我进来打断了她们的话,我坐下笑着说:“娘娘们聊什么,继续,让月儿也听听。”
“公主,应贵妃,慕容美人还有陈昭仪,她们的母亲都进宫来了,我们也想母亲,特意求皇后准许。”
洪昭仪接话:“如今皇上不在宫中,我们想此时让母亲进宫正方便。”
皇后淡淡开口:“吩咐下去,美人以上的位份的嫔妃家中母亲可于初一至十五中任选两日进宫探亲。”
“多谢皇后娘娘。”她们齐声谢道。
她们高兴地走了,我笑着夸赞:“母后善心。”
“她们多及笄之年入宫,难免思念亲人。”她说。
“母后的娘亲也会来吗?”我说,“月儿要怎么称呼她,叫她祖母吗?”
她说:“不用,叫夫人就好。”
我好奇皇后的母亲是怎样的,一连好几天都到坤宁宫坐坐,终于初九这天见着了。她有些矮胖,脸圆圆的看着很慈祥,可是说话声音却很冷淡。
“晋国公主生得好,有京城第一才女之称。”她说。
我疑惑,笑着问:“真的吗?为何会有?”心里雀跃着期待着她说出证实的话让我高兴。
她说:“都侍赛马,公主一幅夕照莲名震京城。”
“皇后,姑母。”应怜雪来了,她笑着喊了我一声月儿。
“应贵妃好。”应奶奶起身行礼。
“姑母您不用行礼。”应怜雪笑着扶她,“姑母还和从前一样。”
应怜雪和皇后的母亲不是亲姑母,中间隔了几代,曾祖父是兄弟。
“月儿,我们有些话要说,你先回去吧。”皇后对我说。
“是。”我起身走了,要落日了,正好到天祈楼看落日。
我最近喜欢上了登楼看日落,站在高处看得远,能看见很远处的树,我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我想去看看,听闻长宁街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下一次出宫我要去那儿。
我心里舒畅,说:“竹舟,把笛子给我。”
“是,公主。”
我接过玉笛,放在嘴边吹了一曲《喜相逢》,这是我很喜欢的笛曲。吹笛还是董欣教我的,多年未见,不知她如何了。
“公主样样都会,真不愧是京城第一才女。”巧影说。
竹舟说:“公主是大梁第一才女。”
“对,公主是天下第一的女子。”
我笑着说:“天下有才貌的女子千千万,你们又未都见过,怎知我就是第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