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的劳动和浪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田东回答说。
“你说的‘浪费’指的是没有节制地用水、用电,滥用原材料、办公用品吗?”朱迪问道。
“哈哈!精益生产中所指的‘浪费’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浪费’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在制造型企业中,只要是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一切活动都视为浪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要是客户不愿意买单的那一部分企业活动都叫做浪费。”田东解释说。
“可是,顾客愿不愿意买单,完全取决于顾客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等因素,跟企业生产流程的优劣没有关系啊?”朱迪感到迷惑不解。
“你说得很对。只有完全了解顾客需求的企业,才能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问题,促进企业不断地对自身生产系统进行分析、完善,消除不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
“我觉得你说的这些还是有点过于笼统、抽象,我一时理解不了。不如我们换一个话题吧:具体地看某一个制造型企业,它可能有哪些浪费?”朱迪追问道。
“精益生产专家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常见的制造型企业里一般都会存在七种浪费。除了刚才我说的库存浪费,还有过度生产、不良品浪费、运输浪费、加工浪费、动作浪费和等待浪费,这七大浪费基本上能概括制造型企业日常生产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浪费。”
“刚才你说到的库存,它除了掩盖管理过程中隐藏的问题之外,还会造成什么浪费?”
“实行精益生产管理的企业,几乎所有的改善行动都是直接或者间接跟消除库存有关的。精益生产的专家们之所以这么看重降低库存,是因为库存可能还会造成以下的浪费:首先是仓储成本增加了,比如说原材料库存增加了以后,搬运工作量将会增加,需要增加堆积、放置的场地;为了减少物料的损伤,需要增加防护措施;甚至连盘点的时间都要增加,这一切都是浪费啊!”
“怪不得仓库的管理人员一听说原材料库存增加了,他们就说头晕了。”朱迪笑着说。
“不仅仅是仓库管理人员头会晕,财务部的人头也会晕。库存增加了以后,大量的资金将会积压在库存上面,不仅仅造成资金总量增加,还会增加利息、库房的管理费用。当库存量大于使用量时,由于原材料的长期积压,某些物料的价值会降低、甚至会成为呆滞品,在财务上造成巨大的浪费。”
“好吧,‘库存是万恶之源’,现在我算是深刻认识到了。有一件事情我不明白:为什么过度生产也会被认为是浪费?我觉得过度生产的意思是生产能力非常足,生产部门超计划完成产量,这应该是好事啊?”
“如果你能理解库存是一种浪费,那么‘过度生产为什么是浪费’这个问题就很好理解了。精益生产强调准时化生产,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时候、做出必要数量的东西。试想一下这个例子:如果客户只需要60件产品,但是我们公司却做了100件,那么另外的40件暂时卖不出去就变成了库存。别忘了,‘库存是万恶之源’哦。”
“可是,如果公司没有收到客户订单,生产线设备停在那里、员工无所事事也是一种浪费啊。不做白不做,还不如提前把产品做出来。”
“你说的是生产效率、生产产能的问题。但是你不要忘记了,公司真正的利润来自于产品的销售,而不是生产效率、生产产能。如果你把产品做出来了却卖不出去,只会占用公司的材料、人工成本,提前做出来的产品变成库存积压了宝贵的资金,除此之外得不到任何好处。在没有销售订单的情况下,还不如让机器停下来休整、等待,这样做的损失反而更少。”
“你这么说也对。那么‘不良品浪费’指的是什么?”
“我们制造型企业在任何时候出现不良品,都会造成材料、设备、人工的浪费。精益生产的主要思路是尽早发现不良品、确定不良品的来源、从而减少不良品的产生。另外的一个思路就是要群策群力、想方设法消除一切关于不良品方面的不增值活动,比如说产品的过度检验、搬运、等待、返修等等活动都是浪费,应该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品零件、原材料流入生产线,并在生产工艺上追求零报废。”
“听到你说的这些,我想起来‘不良质量成本’的概念,指的是由于质量不良而造成的成本损失,或者说由于我们没有‘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而额外付出来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