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请求皇帝下旨,让郑子克纳她为妾。
皇帝沉吟了一会,答应了小雨。
五娘和二丫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五娘想替二丫说几句话,二丫拉了拉五娘,不让她说。
古代的男子从来都认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事,五娘无论说什么,都改变不了皇帝的主意,反而会惹恼皇帝。
早朝时间已到,皇帝散了朝。
五娘、二丫、小雨三人退出大殿。
小雨一脸的兴奋,五娘和二丫都不想理她。
偏偏有大臣还在议论:“水小雨姑娘杀了莽古里,立下了大功,就只是得了黄金,被赐做妾。那辛五娘和林梓玉做了什么,居然被封县主……”
他们哪里想得到,皇帝觊觎五娘,封五娘做县主,一是想随时让后宫嫔妃召五娘进宫,他能不时见到五娘,还能实施一箭双雕的计划。
二是想为以后立五娘为妃铺好路,毕竟五娘的出身有些尴尬。
只是单封五娘,怕大家议论,这才又封了二丫。
小雨听到大家给她打抱不平,得意地看了看五娘和二丫。
五娘和二丫只管往前走,根本不想多看小雨一眼。
走出皇宫,小雨四处张望,有些惶急了。
辛邴纶已经下了大狱,姐姐不知去向,小雨一时不知道去哪里。
身后,拉着一千两黄金的太监也在问小雨,要去哪里。
小雨不敢去客栈。
自己孤身一人,带着那么多的黄金,无异于抱着元宝过街的娃娃,谁不会觊觎?
“五娘姐姐,二丫姐姐,你们等等我。”小雨果断上前拉住了五娘和二丫。
“有什么事吗?”五娘觉得自己坑了二丫,语气便淡淡的。
“我不知道去哪里……”小雨可怜兮兮地看着五娘。
“你可以去郑府。陛下不是赐你给郑子克做妾了吗?”二丫冷冷地道。
“我……我……陛下还没下旨,我总不能就这样上门。”小雨要哭了。
想起小雨并不知道二丫和郑子克两情相悦的事,五娘的心有些软了,叹了口气,道:“去柳府吧!”
小雨立即大声吩咐太监把黄金拉到柳府去,还特地加了一句:“柳府大富大贵的人家,肯定不会贪图我的黄金。”
五娘和二丫对视了一眼,都有一种吞了苍蝇的感觉。
敢情小雨还怕进了柳府,大家会吞了她的金子。
带着小雨回到柳府,还没说上几句话,圣旨又来了,说是两个学府的比试还没完毕,要继续进行骑射和授课比试。
“授课比试?”五娘奇怪道。
“陛下特地下命,光是学生比试不能看出学府水平,每个学府还得让一名先生来授课比试。玉河学苑就让五娘参加,东山书院就让陈立棠参加。”柳煜解释道。
实际上因为朝臣议论,五娘没有什么功劳竟然被封为县主,皇帝才特地下令,举行授课比试,为五娘造势的。
皇帝早已经打好了主意,不管比试结果如何,他都会判定五娘赢。
这次的比试在皇宫举行。
先是举行骑射比试。
东山书院因为失去了黄宇欢,实力打了折扣,玉河学苑赢了。
接着便是授课比试。
首先是陈立棠授课。
为了以示公平,学生都是国子监派出来的。
五娘在一旁等候,心里着实十分忐忑。
陈立棠的学识可以说甩五娘十里路。
五娘对古代的书本知识可以说是只懂一点点皮毛。
陈立棠却是研究得十分透彻。
果然陈立棠授课时,博古通今,引经据典,显示了他渊博无比的学识。
陈立棠授完课,大臣们情不自禁地给他鼓起掌来。
皇帝不由得有些着急。
陈立棠表现得太好了,五娘如果表现不佳,他强行说五娘赢了,还是会被人诟病。
皇帝赞扬了陈立棠几句。
陈立棠没有露出得意之色,而是瞟了五娘一眼。
他知道皇帝的意图,想为辛五娘扬名。
可他也不想为了一个女子,就置自己的名声不顾。
因此陈立棠还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尽力把课上好。
接着便是五娘授课了。
二十几个国子监的学生坐在五娘面前,眼睛里都是不屑。
看上去这个柳统领的继女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子。
这么点年纪的人,会有什么学识,何况还是个女子。
国子监的学生可是出类拔萃之人,大家都是各高门出来的青年才俊。
平时他们连一般的进士都瞧不起,更何况五娘这样的女子。
五娘不打算教授八股文。
她若教国子监学生的八股文,肯定是班门弄斧。
五娘打算教授国子监一篇有名的散文《桃花源记》。
大周朝并没有《桃花源记》。
五娘先是抑扬顿挫地把《桃花源记》背诵了一遍,那清脆的声音,优美的语调,让人不由自主地听入了神。
接着,五娘把早已写好的《桃花源记》发给学生,让学生齐诵一遍。
学生们诵读了一遍,马上被《桃花源记》的内容吸引住了。
然后五娘开始讲述《桃花源记》里面的故事。
五娘很擅长讲故事,把个《桃花源记》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随着故事情节或皱眉,或开颜,神情不自觉地跟着五娘的讲述发生变化……
故事讲完后,五娘开始就故事提问。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授课场面十分热闹。
和陈立棠授课时的冷冷清清,死气沉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提问环节过后,五娘鼓励学生们就《桃花源记》的结尾发挥想象,续写《桃花源记》。
学生们发挥想象,一个个说出的结尾都充满了新意。
连一旁观看的大臣们都想替《桃花源记》续一篇文章了。
课授完了,五娘的课虽然没有如同陈立棠一样体现知识的渊博,但这种新形式的授课方法却让人耳目一新。
尤其是国子监的学生们,听完了五娘的课,都情不自禁地给五娘鼓起掌来。
这和陈立棠授课可不同。
陈立棠授完课,是大臣们给他鼓掌。
五娘上完了课,却是学生大臣们都给她鼓掌。
谁的课更受欢迎可想而知。
皇帝高兴极了,大声封五娘为“女师”。
至此,辛五娘的女师之名传遍了大周朝。
玉河学苑因此也吸引了大批学生前去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