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戴上了新镯子,心情十分高兴,拿着筷子指点江山一般地夹着菜,“二姐,你瞧,你侄子如今又长高了,去年做的衣裳,今年就穿不下了,我天天忙着杂货铺的生意,也没功夫给他做新的,回头你给他做两件新衣裳吧。”
“行!”孙李氏赶忙笑着应了。
却见刘老太太不悦地沉下脸,却没说什么。
王氏又道:“还有你侄女,如今大了,这些日子上门说亲的多如牛毛,我估摸着,挑几个合适的,回头带她去观音寺相一相。”
孙李氏道:“我那刚好有几块颜色鲜亮的衣料,回头给恬姐儿做几件。”
刘老太太见二儿媳妇一直都在挤兑自己的二女儿,有些看不过眼,撂下筷子冷冷地说:“恬姐儿都十六了,又不是不会自己做衣裳,干吗还让她二姑给做?”
王氏板着脸道:“咱家又不是那些使奴唤婢的大户人家,粗浅的针线自然是会,可若是好衣料,她的针线不就糟蹋了?二姐的针线一向出挑,就让二姐给代劳一下,也不至于累死吧?再说了,如今英子连丫头都有了,家里的活计必是用不着二姐动手操持,二姐待着也是待着,我给她找点活干,她也不至于闷得慌。”
众人闻言,都有种翻白眼的冲动。
孙李氏忙道:“他老舅母说得对,我现在在家什么事情都不用干,做些针线打发时间也好。”
一顿午饭吃得众人都有些不自在,午饭过后,众人又略坐了坐,消了消食,喝了碗茶,便告辞了。
孙丽英看到母亲在马车旁边拉着大姨的手,悄悄地塞过去一个钱袋,而李欣怡不动声色地收了,知道是母亲看大姨家生活困难,想要贴补贴补,这原本也就无可厚非。
她自己也是一直都在贴补几个哥哥姐姐,她只是讨厌那种厚颜无耻,张嘴就找人要东西的人。
李欣怡家住得和孙家庄正好是相反的方向,众人也不顺路,在门口告别后,便各自往自家回家的方向走了。
孙丽英和刘云、周玥还有香荷坐在一辆马车里,一直阴着脸。
刘云知道她为什么生气,于是开口道:“英子,你还没出嫁,不知道出嫁的女儿的心思,家中的父母总是个牵挂。如今,外祖母和外祖父还都得靠老舅母照顾,娘这样做也是为了可以让她能对老人好一点。”
孙丽英突然开口问道:“是不是这些年,娘一直都是这样?”
“可不!”周玥在一旁插嘴道。“娘每年不光要给恬姐儿和鹏哥儿做衣裳,衣裳料子也都是娘给花钱买,老舅母就是动动嘴罢了。幸亏我是儿媳妇,过年初二的时候回我自己的娘家,不用跟着娘一起过来,不然年年看见老舅母找娘要这个要那个的,气都气死了。也就是爹平常在家里什么都不管,银钱的事都是娘说了算,若是换了旁的人家,怕不早就说娘窃盗,把娘休了。”
“四弟妹!”刘云不高兴地瞪了她一眼。
周玥也觉得自己刚刚说的话不太顺耳,于是不自在地闭上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