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贵清一本正经的说道。
而后还拿出了两张纸来。
一张是于慧勇的借款协议。
他借款1万5,利息按银行同期利息支付,三年后一次性还清。
年息7.92%,一年利息1188元。
三年3564元。
也就是三年后,于慧勇要一次性还出元。
于慧勇算了一下,觉得划算,直接签字认可。
他去一边点钱去了。
何献超的也是一样。
只是他的金额是1万6。
年息7.92%,一年利息1267.2元。
三年利息3801.6元。
三年后一次性还款.6元。
1万6借三年,要还近2万块。
何献超犹豫了一会儿,可还是签字了。
因为这个利息比抬钱成本低多了。
要知道抬钱5分利,啥意思?利息是50%。
两人都签字画押了,清点了钞票,这才带着钱走了。
走之前,熊贵清特别交代,此事不能说,否则银行会收回贷款,弄不好大家都得进去。
当然俩人连声答应。
看着手中的借款协议,熊贵清笑了。
他觉得自己通过这个方法,既帮助了朋友,也让他们承担起责任,省得他们觉得熊家有钱,不用白不用。
还有一点,这个方式也就让很多想占便宜的人死了心。
你看,他的好哥们都收了利息,咱去借不也得要利息啊?可能利息更高呢!
自从胡爽走了之后,他没再出现,熊贵清也没再主动找他。
一个是自己现在还支撑的住,至少加工厂饲料款还能回收一部分。
另一个是奶粉厂扩大的饲料供应量。
他们也不得不支付加工厂的加工费。
从6月份开始,他们的评价饲料供应量增加到了200吨。
7月份支付了6月份的加工费2万块。
如今进入了8月,他们又再次支付了2万。
老方汇报说,8月份,乳品厂的饲料供应提高了300吨。
熊贵清其实不愿意挣他的加工费。
耽误自己的高价饲料生产份额啊!
饲料车间的工人在8月份又增加了10个。
没办法,一个月600吨饲料加工量,几乎是24小时生产了。
饲料车间现在有工人30人,分成三班倒。
现在的加工量已经到了极限。
如果要提高产量,那么无论是原料还是加工设备都要增加,并且需要升级到饲料厂的规模。
可这还不是熊贵清能承受的。
“老方啊,先按照这个节奏生产吧,如果他们不给加工费就直接停了他们的饲料。”
现在农场每月的奶牛精料供应量达到了600吨,这就说明,奶牛已经高达2000头以上,
乳品厂的生产线现在是日处理鲜奶25吨,一个月可处理鲜奶750吨。
也就是说,乳品厂最多可收900头奶牛的产奶量。
而实际上,处于产奶期的奶牛有1000头以上。
除去耐酸、温度过高等质检不合格的奶量,如今乳品厂不得不把牛奶想办法冷藏了。
你不可能让奶农把牛奶都倒了吧?
农场领导们再次面临着继续上生产线的局面。
还上20吨的生产线?
根本不够。
只能往大了上。
现在可上的生产线不仅有50吨60吨,连100吨的都有。
可是100吨的至少需要3000头产奶期奶牛的奶源供应,现在还达不到这个规模,可能明年后年可以。
可那得多少钱?
现在上个日处理50吨的生产线应该能用一阵子了,毕竟还有前面25吨的在呢。
又是一场连续的会议。
这又涉及到贷款问题。
而这跟熊贵清的关系不大。
不过,熊贵清知道,农场后来的奶牛饲养量突破了万头。
可这需要时间来发展。
他还不着急。
就在这时,胡爽的电话打了过来。
原来,这段时间,胡主任回北安开会去了。
两人再次相约。
地点是加工厂的办公室。
熊贵清不在的时候,厂长办公室是老方在用。
见厂子有事商量,老方很有眼力见的走了。
关上了房门,两人喝着茶。
胡爽拿起茶几上的香烟,自顾自的抽出一支来,点燃深吸了一口。
在肺子里循环了一圈,这才吐出一股淡淡的青烟。
“熊厂长啊,你的企业是可以搞大的,就看你是咋想的了。”
见胡爽说的话有些奇怪,熊贵清盯着他问道:“你有什么建议啊?”
“呵呵,要做大事的人,就要舍得,不舍哪有得嘛。”
此话一出,熊贵清就明白了,这是要好处啊!
“是,是,胡主任的话,我明白。”
熊贵清沉默了一下,举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问道:“不知道银行能给我贷多少啊?”
胡爽呵呵一笑,“百八十万不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