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样耗下去,他会引起民众公愤,百姓在他眼里虽然如蝼蚁,但是千万只蚂蚁也能咬死大象。
得罪百姓。
特别是大量百姓,乃是为官者大忌。
荣奎思索片刻,顿时又有了一个新想法。
当日下午。
荣奎带着三十多人,来到了历山上的历山书院。
孙复、柳永等人也都得到了孔方的传信儿,以静制动即可,故而多名夫子都是正常教学,没有下山。
“本官乃京东路提点刑狱司兼青州通判荣奎,据可靠消息,历山书院可能藏有谋逆书信,现在将进行搜查,所有人都集中到前方沙场!”
不多时。
士兵们提着兵器,将学子夫子们都统统赶到了沙场上。
山长孙复甚是不满,在大宋朝,他还从未见过官兵敢如此对待读书人的。
孙复走到荣奎的面前,道:“荣通判,老夫乃是历山书院山长,你称我院内藏有谋逆书信,可有证据?”
“哼!”
荣奎轻蔑地看了孙复一眼。
“待本官搜查完,不就有证据了嘛!”
“你……你……”孙复气得只想揍荣奎,他本是官身,且名满天下,没想到荣奎没有丝毫尊重之意。
一旁的柳永连忙将孙复拉到一旁,说道:“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让他们搜就行。”
当即,孙复便不再与荣奎争论,坐到一旁的沙场休息去了。
这场搜寻,从午后一直延续到了黄昏。
有些士兵根本不认字,就是胡乱翻找,将书籍翻的到处都是。
很快,搜查结束,士兵们聚在了一起。
荣奎看向孙复,说道:“虽然没有搜出来什么谋逆书籍,但是你们要跟本官回去录个口供,问完之后,再放你们回去。”
“你,你,还有你,就你们三个,跟本官走吧!”荣奎说道。
荣奎所指。
一个是山长孙复,一个是柳永,一个是齐阿公。
孙复三人简单向其他夫子交待了几句,便跟着荣奎的士兵走了。
这三人,一生经历过各种大风大浪,面对这种场景,根本丝毫不惧。
荣奎选这三人,乃是有意为之,算计好的。
他来历山书院的本意就是将这三人抓回去,至于什么谋逆书信,只是他的一个借口罢了。
孙复是石介旧友,是新党成员,当下的朝堂执宰都不喜他。
柳永更是出了名的不遭当今官家待见。
故而荣奎觉得,得罪这二人一点问题都没有。
至于齐阿公,抓他乃是因为他年龄大。
这三人,孙复五十六岁,身弱有病;柳永六十一岁,也是有病疾缠身;齐阿公,更是八十九岁高龄了。
他们在大牢中若出个意外,绝对有可能就是意外。
荣奎决定,用这三个身体赢弱的老头去逼迫李载和孔方妥协。
当日晚。
李载和孔方正在牢中闲聊,便看到孙复、柳永和齐阿公陆续走来,然后被押送到最里面的监牢中。
孔方不由得大喊道:“荣奎,你大可针对我来,此事与历山书院有什么关系?”
孙复三人根本没来得及和李载孔方说话,就被那些凶恶的士兵推到了最里面。
而这时,荣奎来到了李载孔方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