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思来想去,辗转反则,最终决定,接受丞相之言,然,君子不可背信弃义,故,宇只可接受丞相一半所言。
罗网执事之位,宇接受,然,背信弃义之举,宇断不可能接受,宇虽拜入夫子门下不久,但却也深知为臣子,为君子之道理。
我若背信弃义,切不论是否会被天下人所耻笑,怕是夫子也不会准许与我,宇不可能因为丞相大人一句话,而弃学问,丢夫子。
故而,若是丞相大人想要用我,那就用我,我可以帮你执政罗网在齐国的部分,我可以在求学期间,替你和秦王在齐国布局。”
第二段,苏宇想要言明的是他的条件,以及他能接受的范围,就凭你吕不韦一句话,就让我丢弃荀子弟子的身份,去帮你做间谍,你不觉得有些太可笑了吗?
我可以帮你,但不是做间谍,而是帮你在齐国布局,以我的能力,待到我学成之日,罗网在齐国的能力,未必会比农家差。
前两段,其实苏宇说的还算是委婉,即使是第二段,他也没有用太恶劣的话,但他的客气也仅限于此了。
“天之道,为命运之道,人之道,为己心之道,臣之道,为忠心之道,君之道,为万世之道。
唔之才华,不说天下无二,但也是当世奇才,而丞相屡屡要挟与我,无非是看唔年少,想要压制与我,控制与我,然,君择臣,臣亦择君。
唔虽为秦国之侯爵,虽为秦人,但却也不能忍受,受制于丞相之下。
且,唔认为,丞相之才,比之于我,甚少,丞相之谋,比之于我,甚浅,丞相之智,比之于我,甚小,丞相之略,比之于我,甚微,丞相能做大秦之丞相,无非是与秦王又旧,然,丞相扪心自问,你之才,真的能带领大秦一统天下吗?你之谋真的能让大秦传前世万世吗?若是不能,你为何能坐在那个位置,你为何要坐在那个位置?”
第三段,苏宇狠狠的辱骂了吕不韦一番,他每一句,都在说明吕不韦不如他,每一句,都在说明吕不韦之位,不过是靠着嬴子楚罢了,秦国能比得上吕不韦的,真的没有吗?他吕不韦,就是当世第一吗?
当然不是,且不说尉缭现在就在秦国,就是贾姚,甘茂之才,也不逊色与吕不韦。
吕不韦能做丞相,能力只是一部分,更多的还是靠着他和嬴子楚的关系,而苏宇,就是在信中言明了这段关系,他在问吕不韦说,你觉得,你能够带领大秦横扫天下吗?
“宇在桑海,曾听闻一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宇,目下自是不如丞相的,然,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三十年后呢?丞相,能压制宇一辈子吗?
且,宇入秦,是为了一统天下,是为了死去的父母,是为了天下的苍生不再受到战乱的威胁,不是为了屈居于人之才。
若是宇入秦,十年内,便可横扫天下,平定乾坤,若是宇不如秦,则秦,此生,休想东出。
临表终,言尽于此,弱丞相执意威胁宇,那宇,便不入秦了。(liao)”
最后,苏宇说的才是真心话,你吕不韦能执政十年,二十年,那怕是三十年,但你能执政一辈子吗?我承认你的确有才华,有能力,但是你能压制我一辈子吗?
至于那句我不入秦,则秦东出无望,他相信吕不韦能听懂他的意思,他也有信心,若是吕不韦真的执意打压他,那他就不入秦了。
“呼。”
吹干墨迹,苏宇也是把书信交给湛卢,是的,这个世界已经有纸这种东西了,连丝袜都有,纸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吧。
“把他,亲手,交给吕不韦,他要是生气,那此计,成矣,他若是未生气,那你就自己想办法吧。”
最后,苏宇把书信交给湛卢,让他亲自交给吕不韦,若是吕不韦生气,则是必然会答应苏宇的要求,因为那就证明了,他不想未来多处苏宇这样一个敌人。
但若是吕不韦不生气,那就麻烦了,那就代表,他要与苏宇玩一玩了。
“等等。”
在最后的最后,苏宇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于是他叫住了湛卢,然后又吩咐了他一句。